第18章 建在毒品上的哥伦比亚(第19/22页)
我们很难对于菲力克斯处境中的不道德行径视而不见。他该做点什么呢?难道饿死吗?对于执法系统的工作方式我们也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对于生产古柯膏的最高刑罚是入狱十八年。而同时,罗德里格斯.奥里苏埃拉兄弟现在正在服的刑期分别为十年和九年(后者加到了二十一年),他们将在五年和十三年后被释放。
我非常高兴遇到了菲力克斯,而且他冒着一定个人的风险,下决心告诉我古柯膏的制造方法,对此我感到荣幸。但菲力克斯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禁毒品的立法者要想阻止贩卖可卡因的活动,就要对付上千名,可能是上万名菲力克斯这样的人,不仅如此,在哥伦比亚他们还有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游击队。
不管你和谁说话,去往哪里,每个人都会认为大部分由哥伦比亚运出的可卡因在一个时期或者另一个时期内是由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控制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是一个新马克思主义游击队组织,始建于1962年,致力于推翻哥伦比亚现存的社会秩序,用一种新的社会体制加以代替,在这一体制中穷人获得土地,而富人只能得到应得的财产。在他们寻求权力的过程中,这一组织证明他们愿意使用种种手段,例如敲诈勒索,绑架,轰炸无辜村民,甚至向毒品活动征税,特别是向可卡因买卖收税。由于他们这种令人生畏的名声,政府军不敢冒险进入他们控制的地盘之内,这些地方就成为了建立药厂的理想之地。他们已经表现出成为毒品买卖同谋的意愿,允许贩毒者进入他们的领地,保护他们的行动,以便分得一杯羹。事实证明这一协议对于毒贩与游击队双方都非常有利。而关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支持哥伦比亚毒品买卖的历史难以发掘。对此谁也不愿意过多谈论,而且谁也不知道到底开始于什么时候。但从没有记录的角度上说,每个人都毫不怀疑: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是幕后主使。
我更加急于到毒品买卖的总源头去看个究竟,于是我坐飞机来到了哥伦比亚南问的圣.文森特.卡古安,这里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的行动中心,也被称为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地区的首都,我到这里来会见南美洲最成功的游击队,并且向他们询问事件的情况。
但我根本搞不清该怎样靠近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并且进行采访。如果你直接指责他们为毒贩子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他们会不会付之一哂,坦然承认?还是将我扣为人质,好好教训一番?或者干脆动武,将你一通暴打之后,逼你跪在一辆破卡车的后面,从脑后一颗子弹结果了你。所有这些选择看起来全都有非常可能。当我真正开始遇到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游击队时,我发现他们全都非常专业,全都背着枪,而且常常是不只一支枪,我心里下定决心,这些人在我看来,最好还是不要招惹为是。
非常走运的是,我到这里赶上了一个好时候。1988年,在当选总统安德烈斯.帕斯特拉那领导下,哥伦比亚同意将42,000平方公里国土,比整个荷兰还大,交给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以换得“和平谈判”,条件是他们停止杀害和绑架来自这一地区以外的人。在这一非武装区域以内(DMZ),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不受政府的迫害。很明显这使得可卡因变得对他们更为有利,因为将国家中这一生产可卡因的理想之地交付给一个筹集起资金来毫无顾忌的组织,这种做法不啻于为可卡因数量的迅速增长提高保证:假设政府可以给那个地方印钞票的人颁发执照,那么这一非武装区域内就得到了这种执照,只不过他们生产的是可卡因,实际上比印钞票利润还高。但有没有人会承认呢?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承认呢?
圣文森特是一个尘土飞扬的肮脏小镇,位于一非武装区域以西。每个我遇到的人都向我保证,在那里是非常安全的。尽管这样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有一点怀疑,因为我到达的第二天晚上,邻近村里有两名警察被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谋杀。除此之外,一切看上去都非常好。我给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打了两个电话,又在他们的主要办公室里等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给我安排了一次采访,被采访人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参与和平谈判的五名代表之一,一名口才很好的前任银行家,名叫西蒙.特里尼达德。象其它的人一样,特里尼达德住在一个名叫洛斯.波佐斯的地方,这里是与政府谈判的地点,由这里出发坐出租车要一个半小时才到,一路上汽车异常颠簸。在那里,他喝了两杯水果汁以后,开始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