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4/5页)

附表3 书院、社学的资金构成情况

广东军需收支(1854—1857年)[5]

收入的“非常规”来源和地方来源

顺德捐献:

支出

[6]

军火

粮食与供应品

运输

注:收入中,常规收入占23%,非常规收入占40%,厘金占37%。在非常规的和来自地方的收入中,顺德县负担了近35%。也就是说,这个县单独提供和被课以广东省战争和叛乱费用的14%。而且,这个县的总负担可能还不止于此,因为某些特别财产被充公没收(这显然是政府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这方面的数字一定会影响百分比。

在全部军事支出中,近59万两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费用;402万两用于内战。

红巾叛乱[7]

龙门:

1854年9月20日 刘观秀攻打县城,县令乔应庚守城阵亡。

1854年11月21日 代理知县及一个名叫李士铨的绅士收复县城。

1855年1月6日 代理知县遭惨败。

花县:

1854年10月11日 官军与乡勇围攻县城。

1854年12月25日 收复县城。

1855年1月21日 朱子仪和甘先率领的红巾军再次攻打县城。

增城:

1854年9月21日 绅士陈维岳领导的团练收复县城。

1855年1月17日 黄槐花率领的红巾军进攻县城,汤轮英的团练杀死90名红巾军。

新会:

1854年10月5日 解围,红巾军被赶走。

1854年10月11日 造反者复来,被清军再次驱散。

1854年11月4日 又一次进攻被打退。

1854年11月30日 地方团练平定了县东北部。

1855年1月21日 县城平靖,部队因忠勇受奖。

新宁:

1854年9月14日 县令杨德懿率农民与徐兆表红巾军作战,徐部惨败。

1854年9月26日 杨德懿再次打败徐。

1854年12月20日 开平红巾军首领谭亚受被俘斩。

香山:

1854年9月9日 邝鳖峰的红巾军占领小濠涌。

1854年9月15日 造反者再获胜利。

1854年10月11日 关士彪的顺德帮围攻香山的小黄圃城,被乡勇打退。

1854年10月21日 绅士领袖何信韬所部团练收复小濠涌。

1854年11月24日 武装的农民平定了全禄周围地区。

香山县似乎没有中心团练组织。不过有不少绅士在单个的村寨里组织团练的事例。

东莞:

1854年6月17日 何六占领县城。

1854年6月25日 何打败一队官军。

1854年7月2日 官府在名义上恢复对县城的统治。

1854年7月4日 更大股的红巾军在城南集结,但当地绅士集合乡勇驱散了造反者。

1854年8月11日 何占领了增城。与此同时,刘万有带领另一支红巾军进入东莞。

1854年9月1日 县令华廷杰组织的团练俘斩刘万有。

1855年2月7日 何六在增城战败,回掠石龙地区。绅士集合农民打败并驱散何的部队。

县志记载,何六是三合会成员。当地绅士首领陈铭珪认为他是潜在的叛乱分子,烧了他的房子,并悬赏他的头颅,迫使何六公开造反。

虽然东莞遇到如此大乱,但由于县令华廷杰的努力,最终重建了秩序。在一些乡绅的帮助下,他在县的“西北隅社学”创立了团练局。其他绅士领袖也照此办理,如陈铭珪在石龙周围组织了“白旗军”的指挥系统,后来聚集了一万多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