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和帝的是是与非非(第2/2页)
“和”是指他宽和仁爱,明辨是非。
从他对待窦太后的态度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之前由于窦太后健在,宫廷里的口风很紧,和帝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自己的身世毫不知情。太后死了,梁家才敢奏明朝廷,为死去多年的梁贵人讨还公道。和帝方始如梦初醒,将自己的生母梁贵人追封为皇太后,对梁贵人、宋贵人的家庭都做了妥善安置。而在如何安置窦太后的问题上,虽然三公上奏:“请依照光武帝罢黜吕太后的先例,贬去窦太后的尊号,不应让他与先帝合葬。”但和帝却认为在礼义上窦太后一直是自己的母亲,“恩不忍离,义不忍亏”,不应有所降黜,由是不降尊号,谥为章德皇后。
宽恕敌人,即是最大的仁爱,刘肇绝对当得起一个“和”字。
现在,和帝死了,死得太快,太匆忙了。
和他的老爹章帝相比,他不但来不及安排顾命大臣,他甚至连谁是帝国继承人都来不及指定,宫中的各种势力纷纷露出头来,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承载东汉帝国的老爷车开始失控,严重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越走越远,最终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