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小高=高力士?(第2/3页)

“回禀征事郎,今天已经是八月初五。”

还有十天!

杨守文想了想,立刻站起身来。

“小高,你在这里收拾一下,我即可去三山岛向高舍人请辞,而后便随你赶回洛阳。”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小高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似乎轻松不少。

也难怪,李过遇险,他肯定很着急。从洛阳一路赶来长洲,想必也是心急如焚吧。

杨守文颇为理解小高的心境,迈步往外走。

走到门口,他又突然停下来,扭头问道:“小高,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高连忙又低下身子,“奴婢本来唤作冯元一。

入宫之后,因拜了高司宫为义父,便随了义父的姓,改名作高力士。”

“嗯,你很不错。”

杨守文说完,便匆匆走出书房。

“茉莉,收拾行李,给我备马。”

他高声喊道,那边杨茉莉立刻答应一声,就匆匆离开。

杨守文一路小跑,从县衙的后门出去,就见杨茉莉牵着大金,也气喘吁吁跑来。

“你告诉吕先生,就说我们准备回洛阳,让他收拾一下。”

“好。”

杨守文翻身上马,催马便冲出了小巷,来到县衙前的大街上。

他心急如焚,直奔城门而去。好在最近一段时间这长洲县城处于戒严,街上的人不是很多。在城门口,杨守文校验了出城的腰牌之后,就飞奔离去。不过,在跑出去大约两三里后,他突然间一提缰绳,口中发出一声悠长的‘吁’声。

大金在原地马打盘旋,而后停下来。

杨守文在马上怔坐良久,看着远处的长洲县城呆愣,口中喃喃自语道:“小高,是高力士?”

这的确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高力士是什么人?

那是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的心腹,对李隆基可谓是忠心耿耿。

他曾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是那个‘李太白醉酒戏高力士’的故事。按道理说,他不是应该在李隆基身边吗?怎么会在太子府?

难道……

杨守文的脑海中,在电光火石间闪过了一个念头。

不过,他旋即又把那一丝怀疑抛在了脑后,当务之急是赶回洛阳,想办法救出李过。

虽然杨守文并不想和太子李显有什么瓜葛,可这与李过无干。

只是,他现在身负皇命。

虽然游仙宫已经开启,正在陆续起出其中的宝藏,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如果要返回洛阳,还需要告知高戬。毕竟,他如今在名义上,还是高戬高六郎的手下。

想到这里,杨守文也不再纠结高力士为什么会在东宫。

他打马扬鞭,直奔湖畔而去……

……

伴随着游仙宫的开启,秘藏深宫达百年之久的黄金,以及五斗米教自隆安元年起,数百年积攒的宝藏,被源源不断从深宫里取出,而后自三山岛送至太湖畔。

如今的太湖畔,已经扎下了一座兵营。

大营里,有数十座巨大的牛皮帐篷,周围守卫森严。

高戬等人则在岸上清点宝藏的数量,整日里也忙碌不停……听闻杨守文要回洛阳,高戬就愣住了。

“青之,莫非还在怨我?”

杨守文一愣,疑惑道:“六郎这话从何说起,好端端我为何要怨你?”

“这一路上,我对你诸多不信任。

而这开启游仙宫,更是你一人之力……”

不等高戬说完,杨守文就忍不住哈哈大笑,打断了他的话语。

“六郎这话说得……好像我心胸狭窄一样。我年岁不大,又无甚资历,六郎不信我,也在情理之中。至于这开启地宫,非我一人之能。当日若非诸公兵发三山岛的话,我恐怕已经死在匪人之手……我回洛阳,是因为有一件私事要处理。”

听了杨守文这番解释,高戬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青之不怪我就好……嗯,这边宝藏已经开启,接下来还需着手安排,送往神都。

正好我这里有一份奏疏,还请青之带去神都,交由圣人决断。”

说完,高戬从长案上拿起一个鱼符,递给了杨守文。

鱼符上的红漆尚未干涸,说明才封好不久。杨守文接过鱼符,便放进了随身的挎包里。

他是钦差,如果没有圣命,按道理是不能随便返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