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屡战屡败(第3/4页)
“嘿嘿,这些败仗都是以前的事,下次咱们痛快地赢他们一回,打得他们翻不了身,连本带利捞回来不就得了吗?”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我的大将军!”高滔滔亲了他一下,拉着他坐下,将焦公公叫了进来,叫他们把饭菜撤下换新的来。两人吃了些饭菜,喝了几杯酒,杜文浩这才接着往下说。
杜文浩道:“在我大宋与大辽作战的同时,西夏党项部便多次起兵反宋,由于那时我大宋全力在对付大辽,无暇顾及党项一部,采用了以夷制夷的方略,用吐蕃等同盟与党项周旋,间或也出兵讨伐。这一时期,西夏兵势不胜,大宋用兵也不多,双方大致战成平手。到四十年前,西夏元昊反叛大宋,自称为帝,成立西夏国之后,先后与咱们进行了五场大的战役。”
“不用说,又是咱们输得很惨!”高滔滔苦笑道。
杜文浩笑了笑,道:“第一场大战叫三川口之战。西夏军先发动进攻,包围延州。大宋边将误判形势,以为只是西夏军的小规模袭扰,便调集一万兵士赶往增援,谁料想这一次元昊是有备而来,兵力达十万之众,采用围点打援策略,在三江口将增援的一万宋军重重包围。宋军血战突围不成,除少数突围外,一万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幸亏连日大雪,西夏军无法攻克延州,这才收兵回去了。”
高滔滔叹道:“敌情不明,贸然前往,不败才怪了。”
杜文浩因此伺候的宫女太监就在亭下,不敢再直呼其名,一拍大腿赞道:“太皇太后说得太对了!其实,闯进对方包围圈之前,我军便已经发现西夏大军很多,并非小股袭扰了,却没有引起警惕。而指挥作战的主帅又是文人,压根不懂什么军事,这领兵作战,外行领导内行,不输才怪呢!”
高滔滔瞧了他一眼:“文官领兵,这是太祖遗训。”
杜文浩正想说这样的遗训只能打败仗,晃眼见旁边站着的宫女太监,便又把话改了:“是!微臣接着说,后面一战叫好水川之战。我大宋输得更惨。战役发生在三川口之战的第二年,西夏十万大军再次南侵,但是却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用少量兵力诱敌佯攻。我军以上万大军迎战,敌人佯败,我军中计,长途追击,落入敌军口袋阵,一万多将士,仅千余人血战突围,其余全军覆没。”
“哎!又是全军覆没!”高滔滔长叹一声,“我们就不能让西夏军全军覆没吗?”
“太皇太后,两军交战,就跟两个人打架差不多,力气大的,武功好的,肯定就能打到力气小的,武功差的。”
一旁的曹公公觉得杜文浩这话太不中听,生怕太皇太后不高兴,便干笑着插话道:“大将军此言差矣,我大宋泱泱大国,上百万的雄师,难倒还成了力气小的武功差的了吗?西夏这蛮夷之邦,一二十万的乌合之军,反倒是力气大的,武功好的吗?”
没等杜文浩说话,高滔滔先说了:“小焦子,这你不懂!我大宋军队再多又有什么用?这就好比一头大黄牛跟一匹饿狼,大黄牛个子比狼大,力气也大,又如何是狼的对手?我泱泱大国没有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就好比没有獠牙没有犄角的大黄牛,只有被吃掉的份!”
焦公公嘿嘿笑道:“那是,太皇太后说得对。大将军是这方面的行家,评述十分到位,十分准确,发人深思,令人猛醒。嘿嘿”
“唉,说得没错,杜将军一番话,当真让哀家猛醒啊!──杜将军,你接着说。”
杜文浩听到高滔滔这句话,心中暗喜,一番口舌没有白费,说道:“好的。后面这一战叫定川寨之战。西夏军兵分两路进袭。我军也分兵迎击,定川寨一路接战之后便即溃败,相互践踏退回城中,主将差点被乱军踩死。敌军断水源后,守城无望,主将只能下令突围。结果中了埋伏,近一万将士全军覆没。”
“唉!又是全军覆没!算了,来吃酒!”
杜文浩忙道:“太皇太后,咱们也赢了个小小的胜仗,西夏另一路大军受到我军顽强阻击,也损失不小,西夏就此罢兵。”
高滔滔笑了:“哟,咱们也有取胜的时候啊?”
“是啊,嘿嘿,所以三战之后,西夏便与咱们达成了协议,向咱们称臣,说是称臣,其实西夏已经完全独立,咱们还得给它每年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三万斤的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