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南宮復辟(第2/7页)

「你看出來甚麼?」

「紫微黯淡,蕃衛諸星發亮,應在我輩。」徐有貞問行三的張軏說,「張三哥,你現在就可以動用的人,有多少?」

「一千。」

「夠了。」徐有貞又問,「皇城的鑰匙在誰那裏?」

「在我家老二那裏。」

張軏是指他二哥張輗,他以中府右都督領宿衛,皇城啟閉,由他掌管。徐有貞便問:「你能不能跟他要了來?」

「恐怕他不會給。」張軏面有難色,「總要有個說法,能不能把咱們要辦的大事告訴他?」

徐有貞心想,張輗自從正統五年,因為口出不道之言,為他的長兄張輔訴請治罪,在錦衣衛關了半年以後,脾氣改得謹慎小心,所以得領宿衛。如果將此大事告訴了他,職責所在,或許會大義滅親去檢舉,不可不防。

「這件大事絕不能告訴他。」

徐有貞沉吟了一會對石亨說:「石公,請你陪了他去,說居庸關有警,要勒兵入大內,備非常,把鑰匙拿到了,請你保管。」

「好。」石亨問道,「以後呢?」

「在曹太監家聚會,再作部署。」

石亨答應著,與張軏辭出。徐有貞換上官服,擺設香案,望空默禱,然後將他的一妻一女喚出來說:「我要去辦一件大事,辦成了,國家之福;辦不成,門戶之禍。你們自己斟酌。」

這意思是,萬一他事敗被捕,謀反大罪,妻孥不免,希望她們自裁。徐小姐一聽這話,便盈盈欲涕了。但徐太太是個很能幹、也很有決斷的婦人;而且也深知丈夫的才具,相信他要辦的大事,一定能夠成功。不過,她對當年不願南歸,徐有貞罵她「想做騷韃子的小老婆」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如今找到報復的機會了。

「你放心好了,如果有門戶之禍,我會料理。反正我也快四十歲了,人老珠黃不值錢,想做騷韃子的小老婆,人家也不會要我。」

徐有貞苦笑不答,帶了一個伴當,由後門策騎而出,順路邀約了兩個同黨,一個是楊善;一個叫王驥,是永樂四年的進士,年已七十有餘,正統年間便已當到兵部尚書,曾三征雲南麓川叛亂的土司,文武全才,威望甚高,但于謙不甚看重他,投閒置散,頗為失意。所以一等徐有貞來聯絡,立即表示,願拚老命,以報上皇。這天,不但他自己束裝上馬,而且將他的兒子王瑺、王祥,孫子王添亦帶在身邊。

※※※

三更未到,人都齊了。除王驥父子祖孫四人以外,石亨亦是一家三代,有他的姪子石彪,石彪的兒子石浚;楊善是父子五人;而曹吉祥是叔姪五人,都是金字旁的單名:曹欽、曹鉉、曹鐸、曹鎔,一個個勁裝結束,執弓跨刀,躍躍欲試。

「真是『上陣全靠父子兵』!」徐有貞很高興地說,「大明國史,就從今天要改寫了。」

「各位飽餐,可不許喝酒。」曹吉祥又問張軏:「你的人在哪裏?」

「在東安門大街,光祿寺街一帶待命。」

「吃了飯沒有?」

「發了乾糧。」

曹吉祥點點頭,向石亨說道:「你取了哪個門的鑰匙?」

「長安左門。」

「銅符呢?」

「也有,是『東』字號。」

「好!你先請吧。」

於是石亨帶了一名小校,策騎到了長安左門,叫開了門上的小門,出來一名「坐更將軍」,一看是石亨,不由得奇怪。「爵爺,」他問,「深夜駕到,有甚麼吩咐嗎?」

「也先到了居庸關外了,我從今天晚上起,開始巡查各處,想進皇城看看。喏!」石亨將銅符交驗。

「是,是,你請。」坐更將軍交回銅符,歉疚地說,「不過,只好請爵爺由這道小門進來。門口的鑰匙,張都督要去了。」

「不要緊,不要緊。」

石亨將馬韁交了給小校,由小門進入,抬頭一看,星月皎然;遙望南宮,院落沉沉,心裏在想:上皇此刻不知在幹甚麼?想來總是枯坐等待,他心裏會怎麼想?夢想不到他還會有一天在奉天殿上受群臣朝賀吧?

正在胡思亂想時,隱隱聽得人聲,知道張軏領兵到了,便向「坐更將軍」說:「你出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坐更將軍出小門去看了回來說:「是一隊京營兵經過。」

「不是經過,是進皇城來的。」石亨從懷中將鑰匙取出來說,「你去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