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荣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第6/22页)

不说中日双方早已今非昔比的火力配置,只说日军动用的兵力,就根本无法实施包围歼灭战的要求,所以这一战日军完全是莫名其妙、不知死活的作战。

4月17日,右路泷寺联队的箭头饭岛大队在圭洞,被当面第74军周志道第51师阻击,爆发了会战开始后的第一次激战。在这次战斗中,日本人领教了美式全自动冲锋枪扫射的厉害。大队长饭岛愣了一会儿,见没法打击、压迫周师,于是开始往圭洞东南的景兴桥磨蹭。第100军军长李天霞即令杨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8期,湖南邵阳人)第19师由隆回司向西北包抄,令周志道第51师由圭洞向东南攻击(为便于指挥,会战开始后,王耀武将周志道第51师拨给李天霞指挥),这样就构成了对饭岛的双向包围。仅仅在会战开始后第三天,饭岛大队反而陷入被围歼的地步。

这个突然的变化叫第116师团长菱田措手不及,只能先解饭岛大队之围,于是叫泷寺联队主力停止西进,掉头回攻杨荫第19师。

久经战场的第19师辖第55、56、57团,亦称“三五部队”。该师最初属湘军何健系,后被蒋介石收编。抗战爆发后,李觉任师长,属第70军,参加淞沪大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后,唐伯寅任师长,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上高会战。由于战力不俗,顾祝同和薛岳一度都争夺第19师。1941年8月该师调至第100军,归第9战区,随后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1944年初,李天霞接替施中诚,出任第100军军长。唐伯寅跟李天霞关系上不来,11月份其师长一职被免,调江西南丰师管区任司令,后转浙江临黄师管区司令。唐走后,副师长杨荫扶正。杨军校毕业后,在宋希濂第71军做参谋,转任第19师副师长,受李天霞赏识。出任第19师师长时,杨还不到30岁。值得一提的是,杨本身就是邵阳洞口人,对湘西之地形再熟悉不过了,这次雪峰山会战可谓卫国保家之战。

对地形陌生的第109联队长泷寺保三郎没敢进攻隆回司杨荫第19师,而是分兵去取圭洞以西第51师一部守备的龙潭司,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解饭岛大队之围。但这股日军由于在山中迷路,最后走错了方向。其间又遇大雨,三天后意外到达圭洞东南的景兴桥,阴差阳错地遇到被打得灰头土脸的饭岛大队,随即陷入周志道第51师、徐志勗(中央步兵学校1期,浙江温州人)第63师的围攻中。师团长菱田见情况紧急,只好改变作战部署,解除泷寺联队先前的任务,令其向南面的花园转进。该联队在突围途中,攻击了隆回司第19师一部,虽然一度抢占要道土界岭,但在杨竹江被第19师另一部拦截而不得过。师团长菱田从加川胜永第133联队那里抽出一个大队,命其再攻龙潭司以分解中国军队的兵力。结果是该大队在路上先后四次遭受截击,最后到了一个叫老隘塘的地方被第19师的部队困死。

中路加川联队主力此时翻越白马山,在4月22日击退李琰第57师一部,占领了洞口县城东北的山门镇,接下来准备向雪峰山腹地月溪前进;左翼儿玉联队则开始攻打湘黔公路上的要点芙蓉山,占领此处后,即可利用公路进行补给和输送伤兵,否则只能走崎岖的山地。守备芙蓉山的是杨荫第19师的一个营,临时划归李琰第57师指挥。日军对芙蓉山发动多次攻击,但阵地始终在第19师的控制下,以至于最后儿玉联队放弃攻占芙蓉山而绕道,在4月23日攻占洞口。菱田随之命令儿玉联队向南面的高沙转进。

从菱田令泷寺联队向花园、儿玉联队向高沙转进的命令中,可以看出来:菱田仍打着在上述菱形区域围歼中国军队的主意。

儿玉联队到高沙后,发现这里没一个中国士兵。在高沙以西的花园,中国部队也寥寥无几。打到这时候,王耀武和邱维达的战术已经很清楚了:先掐断北路日军(第116师团泷寺联队以及后面说到的第47师团重广联队),挑破日军的合围计划,继而在邱维达调动下,兵力大范围向北面的圭洞、龙潭司一线转移,促使日军出现中国军队溃退的误判,诱其一步步陷入雪峰山泥潭。后来,日本人在《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里承认当时出现了误判:“当时只认为正面之敌战斗意志不高,而忽略了重庆军部队的大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