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三十七章 末世老将(中)(第5/7页)
想想我们经历过哪些,又将要经历哪些!到底是怎样一种奇迹,在我们大帅手中上演!老爷子,普鲁士的生活已经是过去,而你未来的全部光荣和骄傲,就在这片土地上面!将来如何,姑且不论。但是现在,别怀疑我们这位大帅,别违逆他的意思!所有一切,都是他导演的,所有一切,都是他策划的。他是这场大戏的主角,我们不过只是在尽力帮助他而已!至少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追随他!禁卫军需要你,别再赌气了吧!”
孔茨静静的摘下单片眼镜,擦了擦又戴上:“楚将军,这番话不像是你的性格能说出来的啊……”
楚万里笑笑:“我可准备了好久……有没有我们大帅三分风采?”
孔茨不置可否,摆摆手:“一起吃午饭吧,午饭后,你陪我晋见大帅,我该销假了。”
这个时代的德国军人——确切的说是整个欧洲的军人,谁能没有英雄情节。徐一凡白手起家,神话般崛起的历程,以一人之力战败一国,以孔茨为首的这般顾问谁都看在眼里。为传奇般的英雄所慑服,不论华洋,都是一样的。这帮顾问,但凡是接受了续聘条约留下来的,谁心里不清楚,这是打算将后半辈子的荣辱都绑在徐一凡的战车上头了——他是要取代清帝国皇室的!参与打造一个新帝国,尽情的施展自己不得志的才华,享受尊严荣耀与富贵——谁不是这么想?他们这帮被赶出军队的老乡绅,后半辈子的一切,还不是都指望徐一凡来给了?
孔茨这次本来还想拿拿架子,维护一下自己超然的地位。没想到徐一凡不给面子——他在原来那个时代,洋鬼子见得多了,欧洲那些洋人,在他那个时代越来越像个死撑着面子的破落户。他可没瞧见白皮肤就膝盖软的坏毛病。
楚万里也同样不给面子,也不和他说禁卫军到底有多需要他,求那么一下,直接就是问他,想要荣誉,要富贵,老实跟着徐一凡混吧!话都直指人心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孔茨一边掉头朝花厅里头走,一边忍不住又瞧了楚万里一眼。这小子,坏啊……
楚万里倒是不以为意,还涎着脸问孔茨:“老爷子,吃什么?酸菜香肠?烤猪手?有没有你们德国啤酒?……贵国没有男女吃饭不同席的习惯吧?”
最后一个问题让孔茨一怔,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别打我女儿的主意!”
“小气……”
※※※
绥远。
毅军从辽南战场撤出之后,就返回了这座塞外名都。回城之日,满城皆素,毅军驻扎口外日久,军中多有绥远子弟,此次国战,不知多少英魂不得归乡!
回口外以来,整支军队,都没什么大动静。既不闹功,也不闹饷。只是静静的整理队伍,唯一不同的是对地方的控制,加倍严密了起来。
北地南方,波诡云黠,毅军独处口外,作为清廷能指望的较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却似乎独处于这纷攘的大局之外一般。
直隶现在扰攘不休,常走口外的商队比起往常都少了许多。绥远在这个冬日,显得加倍的冷清了起来。毅军更是在四下交通要道都摆下了兵力,城门设了双哨。看着这些大兵,进出城的人更少,大家老实在家猫冬吧。
灰色的塞外大地上,黑色的绥远城墙静静蹲伏,让周围的一切,都平添了三分肃杀!
绥远东门口,已经站了一队人马,向东翘首而看。带队的是宋庆的心腹中军官,也换了正式的武官补服,按着腰刀在门口走来走去。
徐一凡的电报早就过来了,将派禁卫军第三镇总统袁世凯作为他的代表,携款前来动员毅军北上。昨天已经传来消息,袁世凯他们已经和毅军在外面的卡子接上了头,关防印信,全部合上。正在毅军骑兵的护卫下赶来绥远!算算时间,徐一凡的代表这位袁世凯袁大人真是动作快得惊人,从天津上岸,几乎是毫不停留,一天一百几十里地的赶过来!
禁卫军行事,还是如此雷厉风行。
在毅军上下看来,这支军队,是徐一凡保下来的。要不然早不知道给丰升阿那家伙糟蹋成什么样子了。补枪补械不说,临辽南分手的时候,徐一凡还送了几十万的款子。几千伤亡弟兄的抚恤,就是靠这笔款子办下来的!宋庆向来不会理财,毅军根本就没什么钱。朝廷?更别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