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七十二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下)(第4/6页)

李鸿章的一席话说出来,场中人人变色。现在大家这个场面,都靠着李鸿章这十八营兵撑着,背后算计他当这个替罪羊的心思,却又给他知道了。他要一撂挑子,大家都得现眼,再说深一点,他要是为了自固权位,和徐一凡连成一气儿,再来一个宫变,又如何是好?在辽南那次给丰升阿电报的事儿上面,大家都已经怀疑不已了。当下个个都是面如死灰,刚毅干脆得得得的抖了起来。

小小的屋子里面,一片死寂。

半晌之后,才听见世铎长声叹气:“少荃,这个包袱,你不背,咱们谁背得动?再说了,老佛爷那儿,不还是僵在那里么?万一天可怜见,能让大清朝顶过这次,我和你携手下台,你挨别人骂,我挨你骂!”

李鸿章却已经完全安静了下来,淡淡笑道:“老佛爷会答应的……形势比人强哇……徐一凡吐出不降两个字,就能翻动大清,震慑天下,我无话可说……老佛爷这也不是赌气,她是在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她无法掌握,也看不懂的东西。为什么徐一凡一介布衣,竟然能走到这一步,而朝廷,能拿来对付他的手段,也越来越少!各位,大家今后就别指望老佛爷了,还是指望复起的皇上,能不能走出一条吊着大清性命的路来吧!这也是这个大清,最后的机会了!”

这句话是如此的大逆不道,从李鸿章嘴里淡淡说出,却表明了他真的看开放手一切了。三千里外觅封侯,一手一脚打造的这么一个权倾天下的北洋团体,一转眼间,就已经化作一场春梦,剩下的,不过是后世骂名而已。

不管是赞的,还是骂的。谁又真正懂这个世道,懂这个大清,懂世界向何处变化?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王者,却不是他李鸿章。

所有人都浑身冰凉,看着李鸿章肃然朝大家一揖,踉踉跄跄的走了出去。

额勒和布睁着一双老眼,懵懂的自言自语:“怎么就是一场仗,全天下都觉着这个大清溜了檐儿?咱们没做错什么呀?”

※※※

颐和园,乐寿堂。

自从恭亲王去后就一直守孝的秀宁,静静的跪在慈禧的卧榻前面。她还是那副恬静淡雅的模样儿,鬓边鹅黄长长的,更显得肤色白净如玉。人也清减了许多,一朵白花插在发角,只让人觉得弱不胜衣。

卧榻之上,慈禧面朝里面躺在那里,不言不动,只是身子微微起伏,也不知道是在午睡,还是在想着事儿。

颐和园呼喊哭拜叩阙的声音,传到乐寿堂这边,已经变得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反而让这里变得更加的安静。

秀宁只是垂首望着自己的鼻尖,跪在那里,一动不动。四周侍立的宫女太监们,仿佛一具具木偶,连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脸上都渗出了汗珠,连略微擦拭一下都不敢。

刚才老佛爷对自己最疼爱的秀宁格格发的脾气,不知道让多少人吓得尿了裤子!这看起来柔弱的秀宁格格没瞧出来也有这个硬气儿,老佛爷发了脾气之后,在这儿居然不言不动的跪了快两个时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慈禧才闷闷的扬声,打破了乐寿堂中死一片的沉静:“这些话,是不是都是李鸿章说的?”

秀宁苍白的脸上浮现了一点血色,咬着嘴唇,露出一点细白的牙齿:“老佛爷圣明。”

慈禧哼了一声:“这李鸿章,是不是昏了脑袋?那个不成器的皇上不出来,大清就要分崩离析,我老太婆就不能在这颐和园呆着了?徐一凡算什么东西,敢上北京城来?这里还有几十万八旗子弟,他想当曹操,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了他!”

秀宁轻轻道:“老佛爷,他有洋枪,而且,还有个皇上呢……总不能真让徐一凡当了曹操吧……到时候儿,真不知道他会对老佛爷怎么样……”

慈禧又一下坐了起来,擦着宫粉的老脸满满都是怒气,尖声道:“我等着徐一凡来逼宫!我等着那个不成器的皇上来砍我的脑袋!”

她怒气勃发,身边太监吓得捧在手里的拂尘掉下,带得一个花瓶倒地,在地上摔得粉碎。那太监吓得腿一软就跪了下来,捣蒜也似的磕头,求饶的话都哆嗦得说不出口。慈禧一摆手,就有两个太监将他拖了出去,也不知道要打多少棍子,不过看慈禧那个手都在抖的样子,打死也算白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