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六十三章 天公无语(上)(第4/6页)
依克唐阿冲到这里说出这么一番话,也不是无因。他是旗人,围绕着辽南战事背后的种种风声早就传到了耳朵里面。他是愿意打的,可是大局如此,又如何回天?现下只能退,一是需要宋庆所部互相掩护,才能多撤点弟兄下来,带兵几十年,不像丰升阿从京师出来钻营了这么个位置,丢下弟兄以后没脸见人。二是万一宋庆不退死在这里,留下他这个当初没有听人暗示的活着回去,说不定就顶了缸!干脆说明白,大家一块儿跑他妈的,法也责不了众。论起来宋庆是会办,他才是帮办!(会办者,会同办理也。帮办者,帮助办理也。打个比方,钦差总办是总经理,CEO。会办是副总经理,帮办是总经理助理——奥斯卡注)
“七万弟兄啊……”宋庆陡然放开手一声惨嚎。
大家都是宿将,日军精练如此,已经有了西洋人兵队的气象,这都看得明白,大家带的军队如此,知道打是打不赢的。但是只要光绪不乱指挥,将七万人堆在一处。大家不内斗,饷和军火运得上来,不要有人听了风声先跑。还是能顶一气儿,说不定就能等到那个据说打遍朝鲜无敌手的徐一凡回来……可是就是因为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让这七万兵败得如此不堪!
老头子的哭叫让所有人心里都是一抽,宋庆已经摘下了帽子,露出了一头白发:“这是你们旗人的江山啊……你们都跑,我们死在这里做什么?鬼子逼上门,就不能让咱们好好打一仗?”
依克唐阿看宋庆哭得惨切,也迸出几点泪水,他一把抓住了要望地上瘫的宋庆:“老宋,嚎丧有什么用?上边儿自己不想要这个江山了,咱们有什么法子?快点下令吧,退锦州,还能保住一些弟兄!”
四下里枪声炮声一阵阵的传来,还有日军山呼万岁的声音,再加上败兵的哭喊,这呼啸的声音卷过了辽南的丘陵山地平原,一直卷向茫茫渤海。让不类人间的景色让周遭一切似乎都变成了黑白。
依克唐阿气满胸头,这满人少有的能战之将突然大喊:“这大清,该亡!”
※※※
轰隆一声,玉澜堂内书房的书案倒在了地上。吓得周围低头侍立的太监宫女们一下趴在了地上。
几个帝党大臣,更是头也不敢抬。
才推倒了自己书案的光绪呆呆的站在那里,就听见哭声从伏在前面的帝党大臣文廷式那里响了起来。
“皇上,皇上……都是底下人无能,您要撑住……”
文廷式是光绪年间有名的状元翰林,也算朝中清流一个得人望的人物。当初帝后两党借着朝鲜徐一凡斗法,帝党失利,让上折子鼓风潮的文状元充军到新疆。磨蹭半年还没收拾完动身,甲午战起。灰溜溜的帝党咸鱼翻身,文大状元一下又得了重用。近几日光绪才力排众议,让文廷式进军机学习行走,帮翁老头子分担一点儿。谁知道才进军机,第一时间得到的,却是辽南败报!
驻锦州府盛京副都统长顺飞电朝廷,田庄台一线辽南大营十七日一战,全线崩溃。丰升阿先退至锦州,宋庆,依克唐阿也依次败退。大群败兵,蜂退至辽西走廊。杂乱不堪,器械全无,毫无约束,更有蜂抢民间财物诸事。虽然还无确保,但败兵风传田庄台惨败已为确事。丰升阿在锦州外扎营,不进城言事,情状若有所待。
据长顺风闻,田庄台一役,丧师数万,败兵全无所恃,现锦州已经闭城准备死守,伏请光绪速发援救之师!
“败了?败了?”
光绪只是喃喃自语。底下大臣看着他们的圣君这么一副惨切模样儿,都呜咽出声。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圣君在上,权一时操于正人之手。调重兵于此,更激发将备忠义血性,怎么就会败了?就算丰升阿真如传言那种先跑,宋庆和依克唐阿也有五万人上下,怎么就对付不了二万日本兵?
难道这种危局,就是他们,也根本无力回天?这大清,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了?
“丰升阿该死!皇上,速发旨意,将他军前正法!这样还能鼓一下军心士气,事情还有可为!”
既然找不到自个儿的毛病,清流们自然就要找替罪羊了。逃跑的丰升阿正是现成。开口说一句借脑袋用用,也花不了多少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