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五十七章 先遣(第3/4页)
帝党为了笼络徐一凡这根救命稻草,压倒帝党风头的人物,的确是耗尽心血了——虽然徐一凡非常怀疑,光绪能报销几两银子给他——算了,反正也不是冲着这个病歪歪的皇上打鬼子的。
除了这些要求立即回师的电谕之外,辽南的战报也随之一份份的传来,然后被楚万里领导的总参作战参谋们仔细的标注在地图上。辽南日军,已经分兵数路,大举扫荡辽东最富庶繁华的所在,兵力重心直指复州,通过复州大道直扑牛庄,摆出一副打通辽西走廊的样子。
九月二日,复州前线的清军依克唐阿部、徐邦道部、赵怀业部几十个新旧杂错的营在日军的一次攻势下就已经大溃。
九月三日,日军迫近复州,白发老将宋庆部先头数营总算赶到了复州城,在宋庆督战之下,总算勉强击退了日军先头部队的进攻。但是复州左近,村坊镇里,全部被日军扫荡席卷。日军征清第二军主力从旅顺源源而至,摆开了攻城大炮。
九月五日,日军发起总攻击,复州万余清军失利,大队退往盖平。而盖平那里已经有一支第二军分出的小支队,在日本舰队掩护下驳运上陆,本来还有点秩序撤退的清军在盖平前一下崩溃,依克唐阿,赵怀业,徐邦道,宋庆等在部下保护下死战得脱,再退牛庄(现营口)和田庄台一带,收拾余烬,准备再战。
过了牛庄和田庄台一带,出黑山,就已经踏上辽西走廊,而锦州就将在日军的兵锋之下!
地图之上,日军青色箭头张牙舞爪一般,攻击速度极为疯狂。在楚万里他们总参判断,唯一能延缓日军的前进速度的,就是他们的补给能力了。日军第二军携带的火炮众多,所以攻击据点的能力相当强大,但补充这些弹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接到的最新消息来看,日军已经停顿在盖平一带,征发粮草,等待补给弹药。就算如此,瞧瞧地图,从安州赶往辽西走廊要多远,而日军离辽西走廊几乎就在咫尺之间了!谁也不知道,宋庆,依克唐阿他们,能不能撑到徐一凡赶至!
在徐一凡的记忆里,在他那个时空的甲午,好像日军在东北打到了牛庄田庄台,在山东拿下了威海,全歼了北洋水师之后。两翼都受到威胁的煌煌大清,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只好求和。
唉,时间紧,任务重阿……谁让自己非先得当这个徐武穆……
仔细的看了一会儿地图之后,姜子鸣抬头,眼中精光四射:“大人,是不是要派我们骑兵先期归国,一路大张声势,联络地方,对日军侧翼形成威胁,牵制他们对辽西的攻势?”
聪明!
徐一凡在心里大赞了一声,不愧是积年的老马贼,这虚张声势,骚扰袭击的本事足足的。
“安州到辽南,足足一千五百余里距离,你确保能及时赶到,对日军形成威胁其侧翼态势?”
徐一凡死死的盯着姜子鸣,目光严肃,刚才的随和,甚至还能和部下开两句男人间黄腔的好脾气,完全不见了踪影。
姜子鸣淡淡回答:“回大人的话,如果只是虚张声势,标下有办法。如果是冬天大雪封路,或者春季翻浆,那是怎么也来不及了。现在夏天路硬,还有努力的余地。”
徐一凡看了姜子鸣良久,而姜子鸣就在他逼人的目光下一动也不动,神色坚定。
徐一凡头也不回的下令:“给国内去电,转告辽南前线作战诸军,我徐一凡,就要到了!让他们坚持住!子鸣啊子鸣,你可不要让我白说大话!”
姜子鸣身子一动,又稳稳站住,只是默然行礼。徐一凡捶了捶他的肩膀:“下去准备,你们明日就大队先遣出发,一应前敌事宜,我给你便宜行事的权力。再给第一镇全军,第二镇一部修整两天,我接着就誓师归国!”
姜子鸣大声领命,要走不走的当儿,突然回头:“大人,我们走了,南允容他们谁来镇抚?”
徐一凡摆摆手:“我已经在整顿中朝抗倭联军第一军了,他们接替你的任务,今儿你还要和袁大人交接一下,南允容那里的备细,你和他全部交代了……”
“中朝抗倭联军第一军?袁大人?”
徐一凡看他一眼,耐心和他解释。历史兜兜转转,徐一凡在准备转移注意力,准备回国经营的时候,总算又把朝鲜镇抚的权力,还给了当初在朝鲜带着庆军当了几年呼风唤雨人物的袁世凯,这次比上次的权还要重,徐一凡走后,袁世凯就是半个朝鲜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