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七章 死线(中)(第3/4页)
看着伊藤脸色沉了下来,川上仍然是神色不动:“阁下,山县大将以不满员之第五师团所部横扫大半朝鲜,两万余淮军溃败。现在兵锋已经抵近平壤,如果要求山县大将采取慎重姿态,等待第三师团……恐怕这对山县大将的自尊,陆军的自尊是个伤害。还请阁下慎重考虑!”
此话一出,在座陆军将领纷纷点头,一副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模样儿。
伊藤烦躁的皱皱眉毛:“川上君,说清国禁卫军战斗力不可小觑的也是你阿……”他心下已经明白,海军击破北洋水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功绩。不管陆军以后如何攻击清国本部顺利,都要被人说成是海军冒死决战,为陆军扫清了通路的。川上虽然也高看徐一凡的力量,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为陆军争取了。战后巨大的功绩是要分的,具体功绩如何,就代表了陆军海军在帝国未来的影响力!
这个时候,陆军一定要争取先期歼灭平壤的清军所部,然后尽快跨过鸭绿江。这是陆军自己打过去的,实打实的功绩。他们要比海军打开通路,在全力掩护的大连湾攻略作战早一步踏入清国本土!
在座海军将领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川上的脸色铁青,似乎也有点动摇犹豫的神色,最后还是深深一鞠躬:“请阁下相信陆军,相信山县大将!请阁下一定要给山县大将一个机会!”
“有把握么?”伊藤冷冷的反问。
“必不负阁下所托!”死心站在陆军立场上面的川上操六也只有死鸭子嘴硬到底了。
室内沉默少倾,伊藤重重点头,语调冰冷:“那大本营就给山县大将阁下独断的权力!看陆军怎样尽早拿下平壤,扫平全朝!”
不能不给陆军这个面子啊……现在自己还能镇住陆海军,让他们尽力合作起来。自己去后,明治重臣去后呢?帝国陆海军,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候,伊藤脑海当中闪过的,却是这个念头。
也许那个徐一凡,也的确是不能当陆军之一击吧。李鸿章已经是最有能力的清国人了,他的精锐主力也不过如此,徐一凡又能如何?
战幕就将拉开,没有人能挽回!
※※※
北朝鲜黄海道,瑞兴府。
征清第一军的大将旗,就在这个府城高高飘扬。
日军大队大队的士兵,或者在行军,或者在短暂修整。十几天的征战,让这支军队已经显得颇为狼狈,军装破碎,人人也都显得黑瘦黑瘦的。野战厨房在府城四周架设起来,每口锅都咕嘟咕嘟的翻腾着,里面的米花却没多少,倒是什么样的野菜都有,不多的几头牲畜宰杀完毕,按照各中队来分,每个中队分得的真是有限得很。
如此惨淡的伙食,那些行军的,修整的士兵军官还不住的向野战厨房方向张望。喉结上下滚动,一副眼睛都饿绿了的样子。
在日军行军队列尾巴上面,往往是更加憔悴狼狈的朝鲜百姓,还多是老弱,少有青壮。肩挑头顶着军队不多的物资,麻木的在日军的刺刀和马鞭下向前挪动,跌落泥泞当中,多半就爬不起来了。
这个时候,日军的后勤远远不能全面支撑起大规模作战所用,能保证弹药输送就不错了。粮食草料,全部要就地征发。在南朝鲜作战的时候还好,汉城陷落,淮军留下的军米都吃不完。到了北朝鲜,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行进道路四周,人烟稀少,迁徙得干净。村庄多已经被火,田野更是烧成了草木灰状。完全做到了坚壁清野!
这当然是姜子鸣所部骑兵,还有南允容这些朝奸配合的功劳。日军本来就是轻装追击,一路又累又饿,还碰上几天大雨。当即宣告断炊,出去征粮,小部队往往就回不来了,大部队走不远,啥也捞不着。兵站已经有人引咎自裁,只好下令在南朝鲜赶紧组织民夫,将那边边抢得到的物资马上北运。几百里的道路,要多少民夫才能输送得过来!
日军先头部队已经和禁卫军的前哨阵地所接触,对这支打着苍龙旗的军队,日军还以为放枪之后,一阵冲锋就会崩溃——和叶志超所部一样。结果几次小规模的火力侦察,对方完全没有崩溃的迹象,抵抗得也不紧不慢,打了一阵就向后方退。日军前哨这样艰苦挺进,先是收了一户大队几百具尸体,然后各部就纷纷回报,在洞仙岭一带,发现敌军主要阵地,绵延极长,横在面前,有大量敌人驻守!必须要主力攻击前进,才能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