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四十七章 治乱世用重典(第3/4页)

他看着吴采,淡淡的点了点头:“你去前线,豫南就没有问题了。展空可能现在包袱比较重,你到前线多开导开导他。我仔细看了看他的电文和报告,他在前线维持得不容易,而且处断可以说基本是正确的。但是打了败仗,不能没有处罚。所以让他先戴着戴罪立功的帽子。他是明白人,该分得清楚的。”

吴采微微一笑,朝雨辰敬了个礼,转身就想告辞。雨辰却从桌子后面绕了出来,送他出门。一边走一边还向他交代:“念荪,这次咱们既定政策就是要狠!那些结砦自保,鱼肉乡里,半匪半民的土豪,给我狠狠杀掉一批!”说着他的语气里面也带了三分杀气:“这些土匪一个也不要招安,坚定按照咱们既定的政策推行下去,一天治不平河南,咱们江北军就一天不收兵!在现在这个位置,我要为以后的日子考虑一下了。这样的土匪,早铲除掉,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一天!”

吴采默默点头,他虽然不是嗜杀的人,但是雨辰的对土匪和河南地方土豪的严厉政策,他也是赞同的。看了张志鹤转来的报告,河南这个地方,多有几代十几代都是为匪的。这些人不铲除掉,河南怎么能推行江北的政策,又怎么能成为江北军稳固的前方基地呢?

才走出大门口,吴采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下,雨辰的全部卫队六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火器中队,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站在巡阅使署的大门口了。每人都是装具齐全,背着背囊,八百多人几乎一般的高矮,在这冬天的早晨里听不到一点响动的声音,只有他们呼吸出来的白气,在队伍上面缭绕。最前面一个高大汉子正是已经挂了上校肩章的冯玉祥,他大步出列,用力向吴采行了一个撇刀礼:“参谋长!巡阅使署卫队从现在起开始接受您的指挥!卫队满编八百三十一人,实到八百三十一人,请您指示!”

吴采吃惊的看着雨辰,雨辰只是朝他微笑点头。朝他道:“什么都别说了,这支卫队很有训练,而且每个中队还装备了咱们新仿制出来的麦德森轻机关枪,行军力也强。用来剿匪打交手战再合适不过了。等把白狼赶出豫南,你再把卫队还给我就成了……军队练出来就是打仗的,难道我雨辰真的需要这么多人保护不成?倒是你在前线要当心一些,你那性子肯定是要望最前线跑的,土匪流动性大,身边多带点人安全。”

吴采看着雨辰微微带点关切的神色,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是用力的点了一下头,朝冯玉祥他们吼了一声:“出发!”朝雨辰又行了一个礼,翻身上了自己的马,在这八百虎贲的簇拥下去远了。雨辰看着远去的烟尘,心里面却在想着河南的局势。自己这一套严厉的政策,在河南到底行不行得通呢?在河南到底要杀多少人,才能稳定得了局面?

河南信阳在南北年中的那次大会战中,打了一个尸山血海。围绕着这个城市的争夺,也就成了南北双方会战的成败关键。最后这座控扼着京汉线和中原南大门义阳三关的要点,终于落入了江北军的掌握之中。

在对白狼股匪的防御当中,张志鹤的安徽陆军第一师主力又是以信阳为他们京汉线防线的要点。坚决不能让白狼股匪窜扰到路东来,而且信阳还是屏障湖北的要点,控制住这一点,就是保住了两个省的平安。所以他干脆把师部设立在了信阳城,打算死也要死在这里了。除了留一个团在豫南后方担任绥靖任务,其余三个团的兵力都沿线展开。先图稳固住局势,然后等援兵上来再图兜剿这股凶悍的土匪。自己对不起被丢在京汉线以东的部队和百姓啊!

江北军遭受挫折之后的反应果然很快,司令也不愧是司令!马上就认清楚了河南局势的重要性。大举的调兵北上,而且让他一下统领两个师的作战军!这下更让他觉得自己受恩深重。不能不努力自效。自己是从司令身边副官长的身份出来带部队的。自己再不努力表现好一点,那不就是让司令背上了徇私的名头?

今天他是到车站来迎接吴采总指挥的,对于吴采出镇河南。他也觉得再合适不过。对吴采调动部队,在河南指挥全局。一线的部队长都觉得很有信心。这绝对是一个镇得住场面的人物。大家虽然不说出来,怕心里面都是这么想。江北军三杰。何燧和吴采都是绝对适合做大军统帅的将领。都很有全局眼光,也镇得住下面的将领。而陈山河虽然也自不凡,南北大会战中更立下了迂回信阳成功的巨大战功。但是从性格上面来说。他还是更适合做一名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