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四十章 统合(四)(第3/4页)

袁世凯沉默了一下,列强现在的态度的确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但是他们都还在观望风色。这点他也早有心理准备。在他这样的旧时代出身的人物看来。洋人如果确定支持谁,那还不就是在中国这块地方出人头地,掌控局面的基础?靠上了洋人,钱可以办借款,军队可以买军火。更重要的是,国内各势力对洋人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当初不就是列强的公使团坚决支持自己来收拾全国局面,不承认民党为交战团体,扣住了关余盐余。再加上自己手上的十万北洋军,孙中山才让出的临时大总统职位么?现在兵暂时处于弱势,他比以前更加倍的看重列强的支持。

他沉吟着问杨士琦道:“杏村,你看看现在这个局面,日本那里可以依靠么?”随即他又是一笑:“我不过是随便问问,你也可以随便说说。和日本签订南满密约,我已经是很后悔了,很怕不能交代自己的身后事情,正想法子弥补呢。”

杨士琦听到袁世凯这个问话,还能不知道老头子想些什么。在北京的这个列强公使作为他们国内政策的代表,对待北京这边的态度是大有区别的。俄国和袁世凯的态度最僵硬,也是因为外蒙的事件。英国比较倾向于袁世凯,但是最近这一边倒的政策也有所改变。袁世凯和英国的关系更多的建立在和朱尔典的私人关系上面,现在风传朱尔典要调职。他本人也收敛了很多。英国的利益毕竟在华东和华中,那里要和雨辰打的交道更多。

法国对华政策一向是追随英国的,现在注意力又完全在欧洲,几乎可以不用考虑。美国在中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不管从投资还是美侨来说,数字都是远远超过英国的。但是美国在中国没有传统的势力范围,对雨辰也表示出了某种程度的善意。在他们看来,在中国这么一个传统国家里,能出现一个推行类似于美国联邦制的地方自治政策和理解门户开放意义的政治人物,实在是一件有些令人惊喜的事情。在刚刚结束的大战当中,要不是美国坚决反对列强卷入,英法未必不会在长江上采取什么有利于北方的行动。

只有日本,现在也唯有日本。现在他们的在华人员对袁世凯的政权表示出了最大的善意。甚至有点贴上来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日本未来的生命线在满蒙,而满蒙现在完全是北洋系统的势力范围。在中国林林总总的日本机关和特务组织,对江北雨辰进行了短暂的观察之后,就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袁世凯这里。在杨士琦看来,他们打的主意似乎就是加大对袁世凯的援助力度,让南北双方始终纠缠不休,而他们利用这个时候,慢慢的扩大他们在满蒙的权益,直到一口吞下。明智如他,日本这些打算,实在就是一眼就能看穿的事情。对于欧洲的局势,他模糊也了解一点,隐隐约约感觉到西方国家在收缩。而日本的胆子和胃口,是越来越大。

看着袁世凯还目光殷殷的注视着自己,杨士琦艰难的笑了一下。和日本合作,以现在这个局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诱惑力的事情啊……至少是碗续命汤吧!但是要出卖的东西呢?他是谋士,但是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忠孝教育,并没有觉得自己可以当汉奸。

“大总统,日本有援助我们的意向。至少他们的在华人员,对这个事情的积极性非常之高。但是与虎谋皮的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要请大总统多加考虑啊。国事并没有到不可为的时候,北洋团体还在,咱们的名分还在。只要北京还是民国的首都,就在我们的影响范围之下,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不要考虑日本的那些建议比较好。”他这些话说出来,知道多多少少违背了袁世凯的一些意愿。低着头有点不敢看他,只是低低的叹了一口气。

袁世凯背着手站着,目关悠远。最后才苦笑着指示:“杏村,你说的都对。现在先这么办吧,日本那边,先联系着。他们的底牌咱们总要清楚吧!你应该对老头子我放心,我现在这个位置,是要对子孙后代有所交代的,我心里有数。”

看着袁世凯淡淡的神色,杨士琦当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有些事情他心里明白,可是他不是杨度,可以肆无忌惮的当面说出来。也只有在心底叹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