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十三章 江面对峙(第3/4页)
他在心里回想着雨辰临行前给他的交代,遇上英国的拦截舰队。不要软弱,也不要退让。但是绝不开第一炮。如果英国海军动手,也坚决还击。他在心里咬咬牙,海军不向同为中国人的对手开炮,不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吗?
这一年,谢观潮三十七岁,也是他当年从大东沟游水逃生后的十八年。
“中校先生,中国人的炮舰并没有停止,而是变成了二列,将他们的运输船队保护在中间。楚泰号炮舰在运输船队的左舷,而楚观号炮舰在右舷,他们的炮口同样对着我们。”
英国远东舰队的内河分舰队一中队的指挥官何伯中校厌恶的放下放下了望远镜。他讨厌这个任务,也讨厌把事情搞大了那个白痴同事。在他看来,在中国的日子虽然谈不上什么比较有前途,但是绝对是安逸的。享受着中国人敬畏的目光和海外补贴。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海军军官来说,绝对是一场服役期间漫长的悠闲假日!那个白痴把一切事情都搞糟了!现在他完全无法决定是不是要开火警告!
公使和远东舰队的司令发出的命令都含糊其辞,对江北军的舰队要客气而坚决的表明大英帝国的立场。继续他们原来的任务。在他看来,这已经成了维持大英帝国面子的一种愚蠢的举动!
对于是否开火,他得到的命令是绝对要避免武穴那种流血事件。但是中国炮舰上面的火炮已经对准了他们。他在望远镜里甚至看到了对面那个中国海军军官坚决的目光!他敢确保,只要他的炮口发出闪光,对面也毫无疑问的会予以还击!这种差使真不知道叫他怎么做才好!
要是在北海上甚至泰晤士河口,敌人的舰队迫近,哪怕他就是在一条小舢板上,手中只有一把鱼叉,他也毫无疑问的会挥着叉子和敌人的军舰拼命。可是在长江上面,真的需要和对方大打出手吗?这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内战,哪个白痴同意将英国舰队卷入进去的?
四艘英国炮舰若即若离的跟着这个船队,双方的炮口互相指着。却一时僵持在这里。眼看着江北军的船队坚定的朝鄂州开去。英国中校何伯先生终于决定该做些什么了。无论如何,这支船队要是开到鄂州的话,他的任务就只能算是失败。而他一向是从来不打折扣完成上司命令的性格。他不想败坏自己的好名声。
他低声的向自己身边的舰长下命令:“前面的3寸炮,向他们航线的前方发射一发炮弹警告。同时给他们发旗号,请他们尊重大英帝国海军的命令。希望大家都保持克制,不要发生什么冲突。”
他的命令很快的得到了执行,英国水兵也许早就对自己这种克制的态度表示不满了。一发3寸炮发射的炮弹在离楚泰号非常近的地方落入海中,激起大片的江水溅到甲板上。英国水兵们发出了欢呼声和口哨声,有的还朝这边比划着不雅的手势。
楚泰号舰长就在谢观潮身边,他重重的一跺脚:“司令,咱们还击吗?”谢观潮冷冷道:“不用还击,继续向前。”
何伯恼怒的发现江北军的船队坚定的继续朝前开,对他的发炮警告和旗号不加理睬。只有楚泰号用旗语向他们表示:“我们是江北军,现在航行在中国的河流上,请你们不要阻拦。”何伯闭上眼睛,又一下睁开:“最后一次发炮警告!并告诉那些家伙,如果他们还不返回九江的话,我们就真的开火了!”
他在心里下定了决心,我是军人!我要执行我的命令!
又一发炮弹在楚泰号前面炸开,这次离得更加的近了,楚泰号还是毫不犹豫的冲进了被炮弹激起的水柱当中。水柱散尽,军舰仍然在昂首向前。这艘前清时在日本神户船厂订购的745吨的炮舰,有两门114毫米主炮,两门76毫米副炮。在这个九月的日子里,展现出了他最光彩的身姿。
何伯在心里飞快的计算着双方的火力对比。江北军这两艘炮舰在长江上面来说,还是很强大的。他的四艘军舰一共才十二门3寸(76毫米)火炮,加上一些6磅(57毫米)的副炮。而且都是二三百吨的小舰艇。和楚字号比起来小了整整两圈。打起来,就算中国海军的训练程度不如英舰,但是很有可能自己的军舰在114毫米炮弹下会被炸成碎片。现在双方相距得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