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事年表(第3/3页)
2000年:佳士得、苏富比在香港联合拍卖中国宫廷藏品,包括3个圆明园青铜兽首,均被保利集团拍下,在其新博物馆中展示。
2003年:清代徽商住宅“荫余堂”在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的皮博迪博物馆对外开放。时任该馆研究员的南希·白灵安与中方协商达成协议,将其整体迁至该馆复建,使其成为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展品。
2005年:北京设立收复文物项目,旨在确定1860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流失的博物馆级艺术品。
2009年:美国国务院批准与中国签署《备忘录》,限制中国250年以上历史文物进口美国。
2009年:巴黎拍卖伊夫·圣洛朗收藏。中国抗议拍卖两件从圆明园掠夺的青铜兽首。拍卖继续进行,但是,竞拍获胜者是中华国宝基金会的蔡铭超,他拒绝付款。后来,拥有佳士得拍卖行的法国商人皮诺将两件兽首捐赠中国。
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英国成为世界领先的艺术市场。然而,其销售总额随后备受争议。
2014年:挪威卑尔根市的科德博物馆同意将21件石柱归还中国。据称,它们源于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实施的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