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何刺杀秦王?(第5/6页)

荆轲在前捧着装了樊於期首级的木匣,秦舞阳在后捧着督亢的地图,两人上殿的时候,大殿上忽然钟鼓齐鸣,所有的秦国臣子都大声高呼万岁(这一定是事先就演练好的)。突然发出的巨响把秦舞阳吓坏了,“两足不能相过”。什么意思呢?人用两只脚走路,是不是先让一只脚在前,然后再让另一只脚越过前面的脚?这叫作“相过”。结果秦舞阳吓得连后面的脚都不能越过前面的脚,这叫“两足不能相过”。他的脸色,简直就像是死灰一样。

这就是燕国的勇士,这就是燕太子丹相信的勇士,为什么他会这样?因为他知道这回必死无疑,他现在害怕了。秦舞阳啊!怕死是人之常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难道你害怕就能不死吗?你的勇,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秦王看到这种情况,心中觉得非常奇怪,这个副使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是意料之外的情况,你前方有强大的敌人,后方有无能的伙伴。(哪一边比较可怕啊?)如果你是荆轲,这一刻你该怎么办?

接下来,就是最紧张刺激的一幕了。各位注意看《燕丹子》怎么记载这件事的经过,因为它和各位所熟悉的《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记载是不一样的。

轲顾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见天子。愿陛下少假借之,使得毕事于前。”秦王曰:“轲起,督亢图进之。”

如果你是荆轲,想必这一刻定是又气又急吧!结果荆轲“怒而色不变”,回头看了秦舞阳一眼后,对秦王谢罪说:“这是从北方乡下来的野人,从没有见过天子的威仪。希望陛下能够宽恕他,让他完成使者的任务。”为什么荆轲要这么说?因为督亢的地图是卷轴式的,很长,需要左右各有一个人才能把地图打开。如今副使吓坏了,只有另想办法。秦王本来就看不起燕国,又在志得意满之时,于是便让荆轲起身上来,将督亢的地图送到他面前。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出。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揕其胸,数之曰:“足下负燕日久,贪暴海内,不知厌足。於期无罪而夷其族,轲将海内报仇。……从吾计则生,不从则死。”

秦王帮着荆轲把地图打开,结果没想到最后匕首就藏在地图之中,荆轲这时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刺进去。然后一条条数落秦王的罪名:“负燕日久,贪暴海内,不知厌足”,这是第一条罪。“於期无罪而夷其族”,这是第二条罪。荆轲啊,你果然说话算话,当初答应樊於期要“数以负燕之罪,责以将军之仇”,你果然做到了!

等等,荆轲你为什么不赶快多捅几下彻底杀死秦王呢?难道你不知道,电视电影里面的人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话太多吗?荆轲接着说:“从吾计则生,不从则死。”听我的就活,不听我的就死。哦,原来荆轲还另有打算啊!赶快说说,你的打算是什么?

但对于这一点,《燕丹子》从头到尾都没解释,真是莫名其妙。

秦王曰:“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琴声而死。”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轲不解音。秦王从琴声负剑拔之,于是奋袖超屏风而走。

这时秦王要求荆轲说:“今天的事,我通通都听你的!但我希望死前再听一次琴声。”荆轲这时大概觉得十拿九稳,于是就答应了。等等,匕首已经捅进胸口,为什么秦王还能说话?对于这一点,《燕丹子》也没有解释,只能说秦王的体质异于常人。

秦王传召乐姬鼓琴,结果在《燕丹子》中秦国的琴声好像摩尔斯电码一样,居然会说话!琴声说什么呢?“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什么意思呢?它(她)告诉秦王:“陛下穿的是疏细的丝织单衣,奋力一扯就能拉断袖子。拉断袖子以后,可以越过旁边的八尺屏风,刺客就追不到你。这个时候把佩带的鹿卢宝剑背在背上,就可以拔出来砍人。”琴音居然可以告诉秦王这么多讯息,而且还是具体步骤,我们只能说,古文明实在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