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痛的誓言(第5/6页)

穆公只好问他的臣子内史廖:“我听说过‘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由余如此贤能,必将成秦国之大害,该怎么办?”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国家的兴亡往往决定于人才,能知人用人者兴,不能知人用人者亡,历史上已有无数的例子。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其中可能有无数的原因,但中国人看事情有着独特的角度。曹操的两大军师荀彧和郭嘉,原本投奔的都是袁绍,袁绍却根本留不住人才。最后两人转投曹操,帮助他以弱胜强,反过来打败了强大的袁绍。

项羽为何会败给刘邦?张良也曾经跟随在项羽身边,但项羽既不能用张良,又不能杀张良,最后还把他拱手让给敌人去用。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项羽绝不能成就大业。

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现在你的敌国拥有由余这样的人才,你该怎么办?

杀了他?这真是最蠢的做法。不要忘了,由余不是个普通人,他是代表戎王前来访问的使者。如果杀了他,接下来就会是两国的大战,不论是胜还是负,强敌环伺的秦国绝对不会有好结果。那么内史廖建议秦穆公的办法,会是什么呢?

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

内史廖提出了一个计策,他说:“戎王生活在偏僻蛮荒的地方,没有听过中原文明世界的美妙音乐。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点想办法,送他极为美丽的歌舞女郎,让他沉迷享乐,玩物丧志。”

各位或许会觉得奇怪,音乐歌舞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在古代,确实是有的。现代由于录音和数字技术的发达,使音乐的取得非常容易,成本也极为低廉。但在上古绝非如此,美好的音乐除非靠自弹自唱,否则就只能养专门的乐团来为主人和宾客演奏,这只有文明世界的贵族才办得到。

当年鲁国用孔子而国势大兴,齐国便感到恐惧,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齐鲁两国相邻,齐国过去又不断侵犯鲁国,因此害怕鲁国报复。

怎么办呢?于是齐国决定送鲁国美丽的歌舞女郎八十人(秦国后来才送了十六人,你看齐国比秦国大方多了),而且先在鲁城城门外举行公演。结果鲁国大夫季桓子偷偷跑去看了好几次,喜欢得不得了,回来连忙向鲁定公推荐。鲁定公也跑去看,果然不愧是国君,他只去了一次,就干脆整天不回来了。孔子看到君臣都沉迷女乐,不理国事,只好伤心地离开了鲁国。

齐国如何对付鲁君?送女乐。秦国如何对付戎王?送女乐。难道戎王不知道沉迷女色会影响国政吗?他当然知道,只是忍不住而已。难道他不知道由余说得对吗?他当然知道,但他不愿拒绝这样的享受啊!请再跟着我默念一次:“一个人会上当,往往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因为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所以计策不在新旧,有用就好。什么样的计策最有用?能够抓住人性弱点的计策,永远都是最有用的。

接着内史廖还有第二步,他说:“我们一方面派使者向戎王请命,表示由余想在秦国多留一些日子;一方面再将由余强留在秦国,让他不能在指定的期限回去。这样一来,戎王想不通由余为何不回来,必然会怀疑他有二心。一旦戎王对由余生出疑心,君臣间便有了裂痕,这样才可能让由余为我国所用。而且戎王沉迷女乐,就会怠惰于政事。”

穆公听了之后十分高兴,因为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为什么这个办法好呢?因为内史廖看出了由余最大的弱点。他有智慧,有才华,但他终究不是戎人。不论由余再怎么努力,只要他没有戎人的血统,戎人就永远不会真正相信他。如果由余真的想在西戎发展,就必须认清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他不明白这一点,而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戎人大臣,回去后阻止戎王的享乐,那么由余的悲剧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