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广陵柳如线 使君剑如冰(第5/9页)



那男子道,粪土臣状告荠麦亭亭长谢内黄,为非作歹,欺压良善,经常勒索闾里的黔首们给他送酒食礼品。几个月前他还闯入臣家里,强奸了臣的妻子。被臣撞见,臣上前和他论理,反被他用剑斫断臣的胫骨,使臣几个月都不能痊愈。臣曾在县廷击鼓鸣冤,而令狐县令命令狱吏将臣四肢张开绑在木架上鞭笞,打得臣遍体鳞伤,万望使君大人为臣伸冤。

小武心中大怒,他知道,虽然很多亭长是由闾里长老推举的,一般来说还家境殷实,而且被推举人没有作奸犯科的记录,三世清白,也没有市籍,但很多时候并非都有这样公正,许多小县的亭长可能便是县廷掾吏的亲属。刚才在荠麦亭见到的那个谢内黄,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看来那个神情慌张的女子,也未必是他妻子了。他看了看眼前这个汉子,这才发现他的左腿似乎不甚灵便。于是转首问道,本府不才,想知道广陵县县令在不在?

令狐横赶忙揖道,臣就是广陵县令令狐横。

小武道,程忠信所说,是否实情,贤令何妨告知本府。

令狐横道,无知黔首,妄告长吏,大人不要听他一派胡言。使君大人,此处也不是谈论公事的场所,臣恳请大人进城先行歇息,再议公事。

小武沉默半晌,缓缓从腰间革囊里,抽出一把金黄色的精致小斧,道,本府奉皇帝制诏,只知道析察冤狱,宣明德化,以解百姓的倒悬之苦,不知其他。诸君若有不服,可以制作文书,向朝廷劾奏本府。现在本府只想了解这男子说得是否实情。此金斧乃未央宫作室新近铸造,见之如见皇帝。以此斧得征召二千石以下,并专诛六百石以下长吏,不须请诏。

见小武杖出金斧,一干官吏赶忙跪下。来士梁呵斥县令道,使君大人问话,岂敢虚与委蛇。再不据实禀报,将有严谴。

令狐横摘帽顿首道,臣奉职不谨,死罪死罪。其实这个黔首所告,臣早就鞠按过,真实情况和他所言颇有出入。臣曾鞫问过荠麦亭所辖闾里人家数十户,提供的证词都说谢内黄所受闾里百姓的酒食,皆是百姓甘心情愿馈赠,并无半分强迫,而且异口同声地称赞谢亭长奉公守职,年年考核为全县之最。臣曾经想将他调到县廷,升职为令史,但是闾里黔首竟然集体到县廷恳求,希望能挽留谢亭长。谢亭长见他们一番诚意,非常感动,甘愿放弃了升职机会。怎么能说他数为不法,欺压良善呢。臣再三勘断,判定程忠信是诬告,姑念他左胫骨有伤,姑且不加纠治。至于他告谢亭长调戏其妻子,臣也细心调查,原来是他妻子自己私下喜欢亭长,那次亭长正巡行闾里,被他妻子纠缠。而他当时正巧回来,就误以为亭长调戏他妻子了。

忠信叩头道,令狐县令所言,完全是胡说八道。那谢亭长是他的亲戚,当然他会为他说话。臣并不想有太多要求,只是现在左腿行动不便,误了耕作,将来只有乞讨一途,每次想到这些,心里都好不悲伤。希望使君大人能为臣讨些赔偿,买几亩薄田,雇人耕作,免得将来有冻饿之苦。

小武道,程忠信,你不必说了,本府已知道是怎么回事。来人,解去令狐横印绶,下县廷狱,待本府勘验。

旁边的甲士都是广陵本县征发的,听到小武的命令,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是不是该听从他去系捕自己的县令。刘胥、刘霸、来士梁、向夷吾等也吃了一惊。这么轻巧就要将六百石长吏下狱,太突兀了。刘胥是诸侯王,没资格管地方吏事,所以只是惊愕,缄口不言。来士梁躲不过,只好讷讷地道,使君大人,我听说案验六百石大吏得先发文书请示朝廷,大人是否还是慎重一点为好?



而小武自来之前,心里已经考虑了千百回,做绣衣直指御史虽然威风八面,但回去奏报如果不能达到皇帝的愿望,那就会大难临头。而要让皇帝满意,千万不能给他留下个软弱不胜任的印象。暴胜之、江充就是因为敢于杀伐,皇上以他们为忠臣。而当年另一个绣衣直指御史王翁孺巡行魏郡,逐捕群盗的时候,因为心中不忍,将群盗首领和本郡逗桡畏懦的官吏全部法外开恩,未诛斩一人,回长安后马上以"奉使不称职"之罪下狱,若不是纳钱赎为庶人,命就丢了。和他同时出使的暴胜之则斩杀了两万余人,回去立即升为御史大夫。王翁孺还自我安慰道:"我听说救活了千人者,子孙就会发达。我当绣衣御史,起码救了一万人的命,大概上天会给我的子孙以厚报罢。"真是迂腐,上天的事情怎么知道,何况子孙的将来也还远得很。而现在如果自己不称职,性命却会实实在在的没有。哪个更重要,傻瓜都知道的。反正这次巡行,不想多杀,但该杀的绝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