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遮虏破敌 第二章喋血居延城(第5/9页)

婴齐心中大恸,对所有燧的士卒,他都很有感情,现在突然看见他们的首级悬挂在他们自己日夜守卫的地方,心里一下子实在难以接受。这是他第一次活生生地领略到戍卒们守卫边郡的艰险,他们为内郡百姓的安宁献出了多少生命。婴齐勒住马,用袖子擦擦眼睛,嘶哑着嗓子大吼道,匈奴人杀了我们的兄弟,并没有撤走,他们一定深入到塞内村落抢掠去了。我们沿着蹄迹追。

这时两个刚才跑进燧堡搜索的戍卒噙着眼泪出来报告,塞尉君,粮食和药材并没有抢走,只有武器不见了。

婴齐知道匈奴人对汉朝的武器非常热爱,尤其是强弩,他们没法制作。因为那精巧的弩机和悬刀他们没有冶炼器具可以仿制,只能在侵入内郡时,抢到一张是一张。以前他们也会跑到汉朝市场上购买,但自从元封年间朝廷下诏,严禁郡国百姓将武器卖给匈奴,违者弃市以来,匈奴人要得到汉朝的弩机就只有靠抢掠一途了。

婴齐认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匈奴人看不上燧堡里所存的那点可怜的粮食,一定是到塞内百姓家大肆抢掠去了。估计他们最大的可能是去了居延县。居延县是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县邑,匈奴骑兵肯定是绕过遮虏障,迂回包抄居延县的。虽然居延都尉的驻扎地小居延城近在咫尺,但是都尉府现有的兵也不会太多,等调齐大兵再来营救,只怕匈奴人早就抢够财物返回了。匈奴人都善于骑术,来去如风。而汉朝边郡因为多年征战,马匹奇缺,并不是每个士卒都能分配到一匹马的,要凭一双肉脚板追赶风驰电掣的匈奴骑兵,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想到匈奴骑兵可能在居延县抢掠,婴齐心中更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难受得不行。他担心居延令耿力德的安危,更担心桑绯和董扶疏的安危,如果被匈奴人击破县邑,闯进自己的家,那自己两个妻子的性命极有可能不保,至少会被奸污,或者被匈奴人掳回大漠,那样的话,自己和她们也就无异于阴阳相隔,要再见到她们的机会实在太渺茫了。

愈是这样想,他愈是感到心中被无边的恐惧所缠绕,它像毒蛇一样,在他的肠内来回盘旋,让他感到绞痛。他发疯般打着马,朝着居延县邑方向狂奔,他身后跟着一百多个士卒,每个人都同仇敌忾,意欲向敌人讨回他们兄弟的血债。

这伙人风驰电掣般赶到居延县邑前,发现果然城门洞开,道上横七竖八地卧着几具尸体,有百姓装束的,也有穿着绯色公服,手上拿着武器的县吏,齐齐躺在血泊中,头颅却都不翼而飞。婴齐面色更像雪一样白,他打马冲进城门,看见往日还算热闹的居延城大街现在空无一个活人,尸体倒不时碰到几具。街道旁边家家都闭上了门户。夜幕基本上降临了这个县邑,在一片阴沉沉的夜色中,越发显得这个城邑非常荒凉诡异。

随同他的下属塞尉令史蔡毋畏打马赶上来道,塞尉君,匈奴人可能去抢掠县廷去了,往常他们击破县邑,目标都是首先瞄准县廷,再就是县廷旁边的富户大族居住的里舍。

婴齐随口答道,蔡令史,你的眼光不错,我们这就去攻击他们。他的眼光一直望着前方,边说边扬鞭,马跑得飞快。

蔡毋畏道,塞尉君,我们人数不多,只怕中了匈奴人的埋伏,导致全军覆没。不如守在城门口一边等候,见机拦截,一边派人到都尉府求救,这样比较稳妥。

婴齐大怒道,千钧一发之际,你这竖子还这样婆婆妈妈的。赶快跟我进击,就算战死,朝廷也会给予嘉奖。延误战机,我将你们一个个都斩了。

蔡毋畏脸色发白,他从来没见婴齐这样发过脾气,在他印象中,这位长吏一向是善解人意,爱护下属的。他不敢再辩,连声道,臣不敢。说着回头大喊,紧跟着塞尉君,进击!

马蹄声杂沓,行进在居延县邑空荡荡的街道上,街道两边扬起了漫天灰尘,有的士卒已经点起了火把,灰尘和火光交杂在一起,像一阵阵红雾。

很快,他们就驰近了县邑,这时已经能听见马嘶声和人的吼叫声此起彼伏,而且看见了冲天火光,大概是匈奴兵不但抢掠,而且放火烧屋。从气势来看,人数不少。婴齐心中焦躁,也顾不得细思,一直打马往前冲。突然听见耳边有人大声用匈奴语叫道,汉朝蛮子来了。在戍所这么久,婴齐跟着士卒学了不少匈奴话,这也是戍卒们普遍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免临到打仗,不知道匈奴人说什么,吃了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