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故里恩仇 第六章误入龙泉谷(第8/10页)
这日是个好天气,婴齐觉得时机到了,他在身上捆扎了火石等引火用具,用油布包裹。全身特别是手肘和膝盖处都披上了皮甲,以防撞伤。然后又在脚上捆扎了两块大石,手握宝剑,站在潭边。董扶疏关切道,千万小心。婴齐强笑道,我知道。然后对戴牛道,我跃下时你就将石头扔下。戴牛道,你放心好了。婴齐笑了,心道,少了这蛮汉,还的确不好办。这时戴牛一手托着一块巨石,大叫一声,奋臂掷入潭中。婴齐也同时跃入潭心,大石迅疾地拉着他下沉,他屏住呼吸,离潭底越近,觉得潜流越猛,他心里反而欢喜,既有潜流,说明潭底的水在活动,不是普通的深潭。他正稀里糊涂地想着,突然觉得一股大力将他往下拉,速度非常迅疾,他赶忙挥剑斩断脚上的绳索,接着身体被猛然卷入一个乌黑的巷道里,然后他突然感觉鼻孔一松,整个心胸也随之非常畅快,原来自己又可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了。
婴齐感觉自己的身体仍被水流带动,同时不断遭到岩石撞击。好在身体的关键部位都缚有厚厚的皮甲,所以也不觉得非常痛,至少没有撞伤的忧虑。但他意识到必须让身体定住,于是扬起勾践剑,奋力将它插入石壁。勾践剑比寻常的剑身略短,而且剑体粗厚,他不担心折断。借着这剑入石壁的阻挡之力,他左手迅即抓住了一块岩石,终于将身体稳住。
他眼前伸手不见五指,只听见身边到处是滴滴答答的声音,还有轻微的水流声。从这些声音的质地推测,他的确处在一个洞中。他唤了一声,有人吗?石壁轰隆传来回声,清长绵久。他深吸了口气,将勾践剑从石壁上拔出,还入腰间的剑鞘。然后双手攀住石壁,手腕发力,让身子悬空,脚尖则摸索着寻找可供凭踏之处。很快,他感觉身子离开水流,脚踩在岩石之上。岩石都是湿漉漉的。他慢慢摸索,找到一块身子能立稳的地方,腾出双手。然后从怀里掏出火石,又从背上油布包裹的背囊中取出一些引火之具,还好一点也没有浸湿。他打燃了火石,举起火把,登时,他发现自己面前出现了一片奇异的世界。
火把只能照亮数尺之内的范围,他看见自己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脚下不远处就是奔腾不息的碧水,翻滚着朝黑漆漆的远方流去,但是从水的表面看去,水流并不很急。他就着灯光四顾,那黑漆漆的远处是一个被嶙峋的怪石包围的洞口,其他没有水的地方就是岩石,还升出一根根石笋。他抬头
仰视,头顶上也是嶙峋的怪石,怪石的穹隆顶上纷纷垂下一根根细长的石柱。有的石柱极长,几乎和下方岩石上生成的石笋凌空交合。还不断有水珠从下垂的石柱尖上滴下。原来他刚刚听到的滴答声就是这不断下滴的水珠声。
是了,大概这就是故老传说的石乳洞,只不过自己从没亲眼见过。他这样想着,心里暗喜,水流的方向一定可以出洞。天地的造化真是鬼斧神工,竟能凭空生出这样一个奇异的世界,碧水一头泻入潭中,一头又从潭底奔涌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天道真是生生变化,永不止息。他不时感叹着,然而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顺着流水出洞,首先要做个竹筏子,通过竹筏一路飘流,还得带上一些干粮。这个洞庭不知道到底有多长,如果真像沈武当年谈到的,从广陵能通到长沙,那就太可怕了。不过从自己在赣江被冲进洞庭的经历来看,应该也不会太长。只是这洞里什么也没有,制作竹筏的材料显然还得通过言跳潭弄进来。这个只有回到谷中再商量办法了。想到这里,激动之中又有一丝怅然,没想到重见妸君真的有望,但是回去之后怎么面对召广国和阎乐成呢?但愿他们丢失钓圻仓的罪行已经被长安发现,已经因为“软弱不胜任”的罪状伏诛,这样就没有人特意来陷害自己,即使自己“亡失吏卒多”的罪不能免除,还可以伏窜民间等待大赦……唉,不想这些了,先解决目前的问题再说。
他沿着石壁向前行进,寻找刚刚自己被冲进来的口子。向前走了百十步,很快出现了一个瀑流,水源源不断从石壁上涌进洞庭,汇入岩洞中的水道。他断定,这瀑流之上应该就是言跳潭的所在。水既然一直往下泻,那么游出去是不可能的。想到这里,又拔出勾践剑,往前飞身一纵,跳上倾斜的石壁,一剑插入石壁,另一手寻找攀住石壁的突起,然后屏住呼吸往上攀登。就这样双手交叠着攀了一会儿,突然水势大了许多,感觉自己已经进入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