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游戏(第4/5页)
一无所获。
全都一无所获。
除了孙权。孙权庆幸自己没有做曹丕的炮灰,而是暗度陈仓,与蜀国修好去了。他派出特使张温,随邓芝到蜀国,建立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吴蜀战略同盟。
天有头吗
张温的视力很好,2.0。但通常情况下,他不看人,看天。
张温一生见过无数的人,善良的、奸诈的;推心置腹的、胸有城府的;大智若愚的、装疯卖傻的……他对人的种种行径或者说表演已了如指掌,所以不感兴趣。
相反,天上的东西倒是百看不厌。因为天上很多东西没有规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规律的东西比有规律的东西更有趣,变化起来充满了偶然和悬念。
所以张温天天看天。张温看天的时候鼻孔朝上,很给人傲慢的感觉。
他也的确是傲慢。这次出使蜀国,尽管孙权叫他低调再低调,可张温一想到刘备被陆逊打得在白帝城郁闷而死,就无法低调起来。这个世界,低调和高调是要看实力的。张温以为,东吴和蜀国结盟是看得起蜀国,真正该低调的应该是蜀国。所以张温在晋见蜀国后主刘禅和诸葛亮时颇有傲慢之意。
刘禅不以为然,诸葛亮则沉默不语。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很傲慢,但是对人不傲慢,所谓恃才傲物。现在他对人对事都不傲慢了。因为诸葛亮以为,一个人傲慢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看到的世界太小,以为自己就是世界;另一个是自卑,只能做傲慢状。
现在的他,不卑不亢,对这个世界既不迎合,也不反对。他跟这个世界和解了。
这是一种高贵的姿态,需要将生命放进时间里去打磨才能慢慢做到。
只是张温还做不到这一层修为。诸葛亮笑看张温所作所为,微笑不语。
有一个人却不能做到诸葛亮那样微笑不语。
微笑不语,按佛家的境界来说是拈花微笑,顿有所悟。可这个叫秦宓的益州学士不想自己做醍醐灌顶状,他想让张温醍醐灌顶,知道蜀国有能人,不是可以小觑的地方。
便与他深入交谈,一问一答。
张温问:天有头吗?
秦宓答:有头。
张温:头在何方?
秦宓: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来推论,天的头应该在西方。
张温:天有耳吗?
秦宓:当然有耳。天处高而听卑。《诗》里头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天无耳怎么能听?
张温:天有足吗?
秦宓:有足。《诗》里说:“天步艰难。”天无足怎么能走路?
张温:天有姓吗?
秦宓:当然有姓。天子姓刘,所以天也姓刘。
张温不问了。不敢再问下去。他突然觉得,人世间有些规律他其实还没摸透。这个叫秦宓的益州学士,真是歪才啊,虽然是文字游戏,却玩得一本正经,令人肃然起敬。特别是最后一句回答——天子姓刘,既承袭了汉家天子,也不动声色地将蜀国的刘备一族堂而皇之地推出。
吃亏了。
他吃亏了。
东吴也吃亏了。
但吃亏的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秦宓向他提问了。秦宓的问题一招致命。他问:先生是东吴名士,既然以天事问我,一定深明天理吧。都说混沌初分,阴阳立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后来到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所以我的问题是——天既然轻清而上浮,怎么会倾其西北?难道在轻清之外,还有其他不明物体?愿先生有以教我。
张温被雷到了。老天,还有这样的问题!这是要以科学精神对待传说野史啊,怎么回答?我又不是UFO,怎么知道还有其他不明物体?
张温便甘拜下风。
张温终于低下他那高昂的头颅,向这人表达惺惺相惜之意。诸葛亮却仍旧微笑着,一如既往。这是两国建交过程当中的小插曲,无伤大雅。重要的是消除歧见,共同面向和谐发展的未来。
毕竟,未来的路还很长,曹丕的挑战还没有到来。
东吴,今夜谁为你哭泣?
曹丕的挑战说来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