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坚定错误不动摇(第4/5页)
有两个人被推出来当了替死鬼。
范疆、张达。
这两个在黑夜里用刺刀结果张飞性命的人这一次惊骇地发现,人生是不可靠的。
以为弃暗投明,以为孙权是自己的保护神,一不留神自己竟成了孙权的保护神——孙权要把他俩绑起来交给刘备去处理。另外准备交给刘备的还有:
张飞首级;
刘夫人;
荆州。
孙权希望刘备能够笑纳,以此换取和平。
哪怕是短暂的和平。
刘备接受了张飞首级。还有范疆、张达。
此二人在承受了人世间最痛苦的刑罚之后去见张飞了。
但是其他的东西刘备都没要。他要的还是复仇。
要孙权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刘备看来,战争有两种。一种为利益而战,一种为情感而战。前者是理智的,后者是疯狂的。
是不可以谈判的。
刘备这次带来七十五万大军孤注一掷,打的就是后一种战争。
很疯狂。
如果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他完全有更好的选择。但刘备都无视了。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刘备。
桃园三结义的刘备。
他的生死不属于他个人。
很傻。很悲壮。很不领导人。
却别无选择。
起码刘备自己这么认为。
速生的大都督
孙权也别无选择。
是真的别无选择。
在用尽战争和非战争的手段都未能奏效后,孙权发现自己面临绝境。
就像很多人的人生,以为可以左右逢源,却竟然首鼠两端,无法突围。这是一种瓶颈。
需要外力来打破。
瓶颈是用来打破的。这是瓶颈的价值之所在。当然真正破瓶之人何时出现,却是天意。
阚泽站了出来。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人——陆逊。
阚泽以为,陆逊就是破瓶之人。
在东吴的历史上,有这么几个人举足轻重。周瑜、鲁肃、吕蒙,还有陆逊。
因为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刻带领团队有所作为。
周瑜、鲁肃、吕蒙的贡献就不用说了,陆逊在荆州一役大破关羽就令人刮目相看。
所以阚泽觉得,陆逊值得期待。起码他的舞台还没有充分展开。
现在,该是给他舞台的时候了。对手已经倾巢出动,对手戏也正演得张牙舞爪,急需陆逊来救场。
也只有他才能救场。尽管刘备名声显赫,陆逊籍籍无名,但毫无疑问,陆逊是实力派演员。他已经把关羽给PK下去了,现在他的对手将是刘备。
如果给他这个机会的话。
孙权愿意给陆逊这个机会。
张昭却以为,陆逊只是一介书生,并非刘备对手。前面多少能人在刘备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书生上阵,能顶多大事呢?
顾雍和步骘则从资历的角度来论证陆逊出演男主角的极端危险性——陆逊不是陆毅,没有偶像的号召力。真要演砸了,哭都来不及。他们两个一个说:“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另一个说:“逊才堪治郡耳;若托以大事,非其宜也。”这玩笑开大发了。
孙权一意孤行。
也只能一意孤行。
不错,是有很多能人在刘备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但这只能说明不能再派类似的能人上了。
一个人是不是能人,需要战场来检验。特别是这样的时刻。
书生上阵,才能突发奇想,才能出奇制胜。
孙权愿意给书生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虽然说什么坛到最后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但是人生在世,还是需要一个坛一个圈的。
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
陆逊站在了拜将坛上。
他被孙权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
恩宠一时无两。
孙权甚至说了这样的话:“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当着大家的面说的。
大家沉默无语,心情复杂。
失望、嫉妒、焦虑、漠然。
孙权这是赌了,赌一种未来的可能性。一个书生转眼之间就成了大都督,在东吴的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