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绝战(第5/5页)

信是这样写的:“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这封信曹操看了不下十遍,这中间,没有人说话。只有呼吸声。曹操的。还有阚泽的。

曹操的呼吸声时重时轻,时清时浊,充满了狐疑和猜测。阚泽的呼吸声始终如一,就像他的表情,很有坦荡如砥的意思。

因为阚泽自信,这封信毫无破绽,是他一生中的杰作。但是,阚泽过于自信了,他忽视了曹操的多疑——曹操在信里看出了破绽!

曹操突然间拍案大怒,说:黄盖用苦肉计,让你写下诈降书,想就中取事,这点小伎俩,你以为我看不破?来人!给我推出去,砍了!

阚泽的心沉了下来,呼吸声也不始终如一了——他不知道曹操从哪里看出了破绽,但眼前的事实是,曹操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阚泽痛苦地认识到,信有没有破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多疑。对一个多疑的人来说,世界处处是破绽,只要他睁开眼睛。

唉,一个人心怀破绽,心就是最大的破绽——阚泽现在只可惜自己的锦绣文章,被一个多疑之人反复看了十遍,真是糟蹋它了。但是,不能束手就擒。

阚泽以为,人生很多时候虽然败局已定,可要是使劲扑腾,变败局为乱局,一切犹有可为。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乱中取胜。

他笑了。笑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很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思。

在笑声中,曹操疑心又起——一个临死之人,心中要有多少浩然正气,才可以笑得如此中气十足?

他叫停了阚泽的死亡进程,目的是要搞一个明白。

曹操:你为什么笑?阚泽开始钓鱼——不为什么。错,一个人不能无缘无故地笑。笑需要理由吗?在我认为需要的时候,需要。

……你可以说出来,如果不想冤死的话。不说。不说是不行地。我有保持沉默的权力。对不起,你……没有。

唉……为什么叹气?不为自己。为谁?黄公覆。

理由。黄公覆不识人啊!你在逗我玩。敢逗丞相的人,还没生出来。这话听着舒服,却是假话。

真话在哪里?真要我说?愿闻其详。好。知道什么是奸伪之道吗?

不知道。你造假信,就是奸伪之道。信里有奸。信中哪件事是奸计?如果真心献书投降,为什么不明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