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做局和入局(第5/5页)

袁谭只得孤身走路。

在被刘表拒绝之后。刘表最终听取了刘备的意见,给袁谭写了一封千回百转的信,意思是,兄弟,我爱莫能助啊!

这样的情势之下,袁谭当然不敢跟曹操死磕。他放弃平原,逃到南皮。曹操追至南皮,派军队将这座小城四面围住,也将袁谭的人生四面围住。

袁谭选择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再降。

曹操想不通一个人为什么可以一降再降。因为有一个道理古今通用:投降也是要讲诚信的。初降的人和再降的人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他心目中,袁谭贬值了。

不过,另外一个人却让他有了兴趣。辛评。

辛评是袁谭派出的使者,其主要功能是劝曹操接受袁谭的再降,但是曹操以为,这不是他的主要功能。辛评的主要功能在曹操看来是替他服务。曹操说,袁谭这小子,是反覆无常的小人,我这次是肯定不会相信他的。倒是你,可堪一用啊。你的弟弟辛毗,我已经重用了,你不妨也留下来吧。

辛评没有留下来。在辛评的心里,留不留下来最重要的不是看谁给的工资高,而看谁打心眼里对自己好。

辛评认为,袁谭是打心眼里对自己好的,他愿意跟这个男人一辈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但是很遗憾,几天之后,辛评悲哀地发现,不可能了。

不可能和袁谭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了。因为他死了。死于袁谭的疑心之下。

疑心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在疑心的驱使下,多少人儿人头落地,只是这次很不幸,轮到了辛评。

有两点促使袁谭动了杀心:一是辛评未能说服曹操接受袁谭的再降;二是辛评的弟弟辛毗投降曹操了。袁谭将此二点看成因果关系:因为辛评的弟弟辛毗投降曹操了,所以辛评未能说服曹操接受袁谭的再降。

然后袁谭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终极结果:辛评怀有二心。

这实在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个人是不是怀有二心不需他自己说了算,只需旁观者的心理感受。辛评的满腔赤胆忠心遭到了深刻的怀疑,他只能以死明志了。

一个时代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不过这样的悲剧并不令人侧目,因为这个时代有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要发生,一个小谋士的死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几天之后,没有人再关心辛评的死及其死因。

人们只关心自己。乱世乱局中的自己。郭图对袁谭说:主子,最后的时刻到了,咱不妨让老百姓打头阵,大部队跟在后面出城,与曹操决一死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