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睡一个女人的代价(第4/6页)

陈登如释重负。

在他看来,吕布现在作何反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入戏了,真诚地相信戏中情景,相信曹操是他的人生知己。

曹操真是吕布的人生知己吗?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可能一个人会是另一个人的人生知己?陈登无法回答。他只知道,曹操跟他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谁都不是谁的知己。这样的一个乱世,谁要相信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心智不成熟。

但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不得不迷惑,吕布相信了。

虔诚地相信了。相信陈登给他描述的臆想中的曹操。一个最多疑的人有时候会变身为一个最单纯的人。这样的发现让陈登心惊不已。

袁术攻过来了。

在他知道韩胤死翘翘之后。

特别是当他知道吕布悔婚之后。

袁术觉得,在这个江湖上混,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识抬举。一个不识抬举的人注定要被江湖淹没。袁术的二十万大军兵分七路浩浩荡荡开赴徐州,要淹没这座城池,淹没城中人,特别是吕布。

世事多乖张

袁术是在大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做了皇帝的。

袁术想当皇帝就像一个内急的人想上厕所一样,那叫一个势不可当。

袁术手下的主簿阎象试图阻挡他。

阎象是个书呆子。书呆子最大的问题是看问题从书本看起。阎象说,想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他要做皇帝,根本没人可以拦他。但他自己拦住了自己,死也不做,还一心一意地服事殷。现在明公你家世的富贵,有周文王那么鼎盛吗?汉室的衰微,有殷纣那么摇摇欲坠吗?嗯?!

袁术被击倒了。

阎象最后的那声“嗯”让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书呆子让人讨厌的地方就是自以为是。一切从所谓的理论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实际情况是,汉高祖刘邦当年只是一个流氓亭长,如果不是靠武力夺取天下,最多只是一个小地方的黑社会老大而已;而天下第一帝秦始皇要论出身也只是个可疑的私生子。他们就那么伟大光荣而正确吗?真要说伟光正,我袁术伟光正着呢。袁姓出于陈,而陈乃大舜之后,真正的根正苗红。最要命的是俺手上有传国玉玺。此玺一出,谁与争锋?千秋万代,江湖一统!

便做皇帝。便征徐州。

袁术之所以要把做皇帝和征徐州二事联合起来,是因为他丢不起那人。吕布悍然拒婚,让他的儿子在天下人面前颜面扫地。

一个太子,怎么可以没有太子妃呢?吕布,做人不可以这么不识抬举的!袁术将愤怒的目光射向徐州,发誓要为尊严而战。

大敌当前,吕布问计于陈宫。

陈宫不语。世事多乖张。陈宫的沉默不语事实上是委屈加抗议。曾几何时,他被边缘化了。吕布围着陈登父子转,以为功名利禄就在此二人身上,却不知功名利禄的背面是刀光血影。现如今,功名利禄没来,刀光血影将至,陈宫以为这是吕布自找的。

所以他无语。

当然,陈宫的无语不尽是委屈加抗议,也是无可奈何。二十万袁军分七路压境,徐州城的命运只有一个。

吕布黯然神伤。他没想到陈宫也无计可施了。

这场大戏该落幕,这个人间该分手。吕布开始收拾心情,准备最后的鱼死网破。

也许,可以不用。

很长时间之后,陈宫这样幽幽说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有得一拼?

吕布有些期待。

陈宫点头。

区区数万兵马,怎么抵挡二十万袁军?

吕布说到这里,又有些伤感。

陈宫:在这个世界上,以暴制暴是不智的。暴力的归宿不是暴力。

那是什么?

陈宫看上去像个哲学家:人心。

什么人心?

袁术之心。暴力来源于仇恨。袁术恨主公毁婚。那么,是主公毁了吗?

吕布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没有,毁婚之人是陈珪父子,是他们提议毁婚的,献媚于曹操引狼入室之人也是陈珪父子。如果他们的人头落地,袁术的仇恨也就消失了。兵祸自解。

陈宫指点迷津。

吕布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