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个无神论者的意外死亡(第5/5页)

董卓与貂蝉离开了长安。

这是一种幸福的离开,因为他们有一个美轮美奂的目的地,郿坞。

郿坞不是长安,胜似长安,它是董卓的安乐窝。

董卓之所以要带貂蝉去那里,目的有两个:避开李儒的唠叨;提防吕布可能的暗害。

不错,董卓在激情澎湃的时候是有过亲手杀了吕布的想法,但是仅此而已。无数的人生经验告诉他,想杀一个人和杀死一个人,是两回事。董卓现在最高的人生理想是不被他人杀死。

因为,他要享受生活。活着享受生活。

董卓与貂蝉离开长安去往郿坞是幸福的,却也是伤感的。

幸福属于董卓,伤感则属于吕布。他被爱情闪了一下腰。

在目送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离开长安城时,吕布扶腰而望,仿佛真被爱情闪了腰。很受伤,很无助。

貂蝉则极好地配合了他的伤感。她在车帘后忧伤地回望吕布,那表情,凄美,幽怨,绝望。

这样的时刻,对吕布来说,毫无疑问是其人生的抉择时刻。接下来该怎么办?他需要有人指点迷津。

王允来指点迷津了。

王允其实一直预备为他指点迷津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指点迷津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技巧倒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火候。王允以为,现在的火候刚刚好。

因为吕布必须尽快在杀董卓与不杀董卓间作出抉择,否则,他将被自己身上的无名欲火给烤煳了。

王府永远是幽暗的。

一如此时座上二人的心情。王允和吕布。

王允一声轻叹,为吕布而叹。

如果事后分析这一声轻叹,毫无疑问,应是王式“指点迷津”的第一步,哀其不幸的开始。

王允激吕布说:“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吕布听后愤怒了,气得哇哇的,连连拍案而起,差点连厚实的案桌都给拍穿了。

王允冷眼看他,然后悠悠走出王式“指点迷津”的第二步,怒其不争。

王允说我就奇怪了我,你吕将军功力如此深厚,拍案桌跟拍豆腐似的,怎么就不敢去拍那个人呢?

吕布羞愤交加,说不出话来,一副为父子情所困的模样。

王允顺势解困,走出王式“指点迷津”的第三步,解其心魔。

他义愤填膺地向吕布指出了董卓掷向他的那一戟,表示那是恩断义绝的一戟,是决定他们父子关系新走向的一戟,吕将军吕大人为什么心甘情愿受那一戟?

你姓吕,他姓董,你们什么时候是父子了?

王允当头棒喝。

至此,吕布醍醐灌顶。是啊,我们什么时候是父子?真父子会为一个女人争得死去活来吗?!

不。

绝不。

 但是,“指点迷津”工作却还在继续。

因为王允认为,要使吕布死心塌地地刺董卓,一时的激愤是不可靠的。

必须加火。加最后一把火。

这是一把圣洁之火。王允在吕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时高度赞扬了吕布即将进行的刺杀行动。称其是“扶汉室”之举,是忠臣,必将青史留名。

吕布飘飘然了。

这实在是人生极难体验到的飘飘然,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青史留名的。

更重要的是,吕布不仅青史留名,还将抱得美人归。这样的收获预期让他足以下定决心,要把董卓送上不归路。

吕布把眼睛眯上了,眯得很狠,很冷。

很有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