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亦真进京(第4/10页)
很奇怪,一直贪生怕死的方大少爷,此时心中竟无比平静,甚至带着几分视死如归的意味。
很多人都说,做了父亲的男人,才算是真正的男人,因为只有这个阶段的男人,才会明白什么叫不能推脱,不能逃避的责任。
能否勇于承担责任,这是评判一个男人是否合格的标准。
书房外的青翠草地上,长平和罗月娘捧着大肚子,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不时互相咬着耳朵说几句悄悄话,然后二女又掩嘴低低的笑出声音,一旁的小绿,嫣然,凤娘她们,正半蹲在二女面前,羡慕或好奇的小心摸着长平和罗月娘隆起的肚皮,目光满是希冀,还有几分淡淡的,对生命的崇敬和膜拜。
多么温馨的场面啊,方铮心中浮起淡淡的感动,眼眶渐渐泛了红。
一个男人竭尽全力所做的任何事情,其目的,不就是让眼前这宁静祥和的一幕可以一直延续到自己闭眼的那一天吗?
方铮无法想象,当有一天突厥大军攻破京城,在城内大肆屠杀掳掠之时,眼前这些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子们,将会出现怎样惊恐不安,惶然惧怕的表情,让妻子们出现这样的表情,这是一个男人的失职!兵荒马乱,人命如草芥,自己与妻子们憧憬的世外神仙般逍遥的日子,岂不尽成镜花水月?就算自己预先与家人们逃到一个没有兵灾的地方,可胖子的江山摇摇欲坠,自己真能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吗?
绝不能让那一天到来!
方铮暗暗下定了决心,为自己,为朋友,也为了家人。
“来人,备马,我要进宫面圣!”
第三百六十二章朝议(上)
寅时,厚重的西宫门在禁军士兵们的推动下缓缓打开。
站在宫门外三五成群闲聊的大臣们整了整官袍官帽。挺直了身躯,按品阶排成文武两队,然后便在值日小黄门的引领下,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昂然走进了宫门,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早朝。
这时忽听后面急促的马蹄声,众臣回头愕然望去,却见一辆马车风风火火从宫外御街上奔来,马车驶到西宫门前的广场上便停下了,一名穿着二品官服的年轻官员衣冠不整的从马车上跳下,撒腿追着群臣入宫的队伍。
“哎,等会儿,等会儿!你们别走那么快呀……”年轻官员边跑边喊,丝毫不顾为官的礼仪,甚至显得有点儿气急败坏。
众臣定睛望去,嗬!方大人?他不是在家休“产假”么?怎么今儿跑来上朝了?莫非朝中又要出什么大事?
十几名与方铮有过争执宿怨的言官们眼皮子不约而同的跳了跳。
自上次方铮在金殿之上痛揍御史台中丞郑儒,而皇上丝毫不加怪罪,反而令郑儒辞官致仕之后,言官们忽然变得聪明起来,非常识趣的开始夹着尾巴做人,很少再出现那种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小事而去参劾大臣的事情了。
同时。众臣心中对方铮所受圣眷的程度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郑儒乃两朝元老,在朝中德高望重,却只因为得罪了方铮,皇上便令郑儒致仕,——到底是昔日交情深厚的同窗,两人简直好到快合穿一条裤子了。
方铮这人……怎么说呢,他现在就是朝堂上的二大爷,谁都不敢得罪,哪怕他每天侧着身子横着走,也没人再敢不识趣的参劾他横行霸道了。
言官们当然都是自认正义凛然的清流,可是……清流也要当官儿呀,得罪那位二大爷,这官儿还当不当了?言官们很纠结,对方铮也是又惧又怕,此事之后,没谁敢那么不开眼得罪他了。
今日方铮急急忙忙跑来上早朝,言官们心里又开始犯了嘀咕,咱们没惹他了,这家伙该不会想主动惹咱们吧?今日他意外出现,莫非想扳了朝中所有言官?以方大人那令人捉摸不透的性子来说,这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方铮为官好几年,在朝堂中也颇有几位相得的官员与他交情颇善,见方铮风风火火跑进了队伍,各官员无论喜欢他还是讨厌他,都纷纷与他拱手打招呼。
“方大人日夜操劳国事,今日还不辞劳苦上朝,实在是辛苦了。”
众臣纷纷点头附和。
方铮撇嘴笑道:“什么操劳国事呀。我照顾家里俩大肚婆太累了,睡过了头,呵呵,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