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战长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一战成名(第5/13页)

陈希尧说:“老葛!你要想清楚了,攻出去行吗?”

葛先才说:“放心吧,必须先把鬼子的气势压住!否则南门就危险了。”

葛先才又给方先觉打电话,说明了战况:“就算师长给我派援兵来,也弥补不了不断伤亡的数字。现在还有六个小时才到晚上,就算今天能闯过这一关,明天还有血战,能不能支持到合围部队过来,实在不好说。以攻为守才能喘口气,稳定住城南的局面。接下来再重新调配兵力。”

方先觉说:“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敌势太强,如果出击不成,反而会加重危急,军长恐怕不会同意!”

葛先才说:“你报告军长,我不习惯被动挨打,蛮劲上来了!师长现在你就把南门关闭堵死,在城墙上多准备手榴弹。只要敌人不能从南门打进来,我师就没责任。万一30团攻击受挫,也不会白死,鬼子也要拿命来。我现在立即出击!”

方先觉说:“先才!先才!”

葛先才挂了电话。

这时候,队伍已经在阵地上集合号了。

卫士韩在友给了葛先才一支德国造的20响连发木壳枪,随后把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夹塞进葛右边的口袋,又往左边的口袋里塞了几十发子弹。几秒钟后,韩在友又把葛先才右边口袋的弹夹掏出来,放到了左边的口袋。

葛先才说:“算你聪明!”

韩在友低头笑了一下。右手持枪,弹夹放在左边口袋,自然换弹夹时就快了。

葛先才随即命令迫击炮连做好在冲锋号响起时进行炮火掩护的准备。

葛先才又跟面前的战士们说:“预10师从建立到现在,还没特别的荣誉,如果我们想要的话,那就从现在——1942年1月1日开始,从30团开始!”

战士们疾呼:“杀!”

葛先才身先士卒。

卫士韩在友从葛先才身边走到他的前面。多年后,葛先才回忆:“我明白他的心意,好像敌弹穿过他的胸膛,就不会伤到我。再则,不让我超越到他的前面。感叹一声,意在不言中。”

后来,韩在友战死于衡阳会战。

只说葛先才,叫司号手准备。在随后壮勇的号角声中,葛先才率部冲下修械所高地。

枪法精准的韩在友,持双枪奔在前面。葛先才紧随其后。日军没想到守军会主动攻出来,一时间措手不及,扔下近百条尸体,余部一口气往南退了两千多米。这冲杀的一路,卫士韩在友始终顶在葛先才的前面。

葛先才率部追至七百多米时,停止了前进。

因为上午的时候,中日两军胶着太近,岳麓山的重炮一度没敢轰击,现在两军拉开军力,正是炮击的最好时机。指挥官王若卿见到对岸这个场面后,不失时机地下令猛击,日军顿时人仰马翻。

在岳麓山观战的薛岳打电话给李玉堂,问:“从南门外出击的,是哪一个部队?”

李玉堂答:“预10师葛先才全团。”

薛岳说:“攻得好!攻得好!葛团长了不起。”

后来,回忆起这次出击,葛先才说:“战场上各级指挥官务须根据战况的演变,精打细算,权衡得失,有判断,有决心,有处置,有行动,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这样才能稳定战局,转危为安,取得最后的胜利。”

元旦午后,日本第11军参谋长木下勇乘飞机从岳阳飞到长沙上空视察战局(由此可以看出来,在1942年,日军仍牢牢掌握着制空权)。木下坐着飞机在长沙上空转悠了一圈儿,得出的结论是:城南和城东南,双方士兵都陷入激战,城北战事稍平。第3师团想在元旦这一天攻占长沙似乎只是个理想,岳麓山上中国军队的炮火太猛烈了。

下午时,想进长沙过元旦的第3师团长丰岛把师团司令部推进到距长沙东南两公里外的吉祥坡,胆子也确实肥了点。在吉祥坡,丰岛跟直属于他的爱将第6联队第2大队长加藤素一有这样的对话。

加藤:“城南敌军反击猛烈,依现在的情势看,入夜后攻占长沙似有些困难。”

丰岛沉吟了片刻,说:“梦想还是要有的。”

在此之前,丰岛甚至把攻入长沙后各部的扫荡区域都列好了。

中国军队那边,黄昏时,薛岳把电话打了过来,问方先觉:“你能守几天?”

方先觉说:“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