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傅作义的奔袭(1939年12月~1940年3月) 黑虎掏心(第5/5页)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把指挥所转移到包头北面的山地。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而且,拿着假情报出城“讨伐”的熊川长致也已趁天黑摸回包头城。
跟熊川一起回来的,还有另一批日军,他们由一个叫片桐茂的人带领。这个片桐,是小林和小原两骑兵联队长的上司:骑兵旅团长。此人本来带着旅团直属部队屯驻在离包头不远的一个叫萨拉齐的镇子。得到小岛求救电话后,他先通知小林和小原出发,随后自己带着点步兵也过来了。
现在,傅作义要重新掂量一下。
各路日本援军来了,围歼城里日军司令部的最佳时机已错过。再叫董其武或袁庆荣的部队进城,就很容易被日军反包围。临阵决断时,他电告董其武、袁庆荣,叫他们先解决包头城外黄草洼附近的日军,即从张家口过来的日军。
就这样,黄草洼的日军想里应外合击灭孙兰峰部时,自己在转眼间又被围住。
对于小岛吉藏来说,援兵来了,他开始有底气了,和熊川、片桐商量后,决定在12月21日黎明开始反击。但是,熊川联队主力是骑兵和炮兵,巷战中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以至于到黎明反击时,效果却不大。
打到12月23日,孙兰峰的部队已有点疲倦。
在城外,黄草洼的日军也开始逆袭,董其武和袁庆荣的部队被撕开口子。其中一个中队跟小岛取得联系。
傅作义决定收兵。
对他来说,大部分战斗任务已完成,于是一声令下,几支中国军队撤出包头地区,向西面的根据地五原转移。
吃亏了,这是包头被袭后日本人的感受。
具体地说,是小岛的感受。他是这一片日军最高指挥官,他觉得被损害、被侮辱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与其说小岛被傅作义打急了,不如说是被气恼了,自己守备的城市不但被中国军队远程突袭,而且还被打死一个大佐联队长,士兵战死上千人。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他是接受不了的。
因而,中国军队开始后撤时,小岛吉藏高呼“膺惩傅作义”,带着骑兵、坦克、汽车三合一地从后面追赶。
断后的董其武步步为营,不时打日军的埋伏,最后脱险。
包头攻袭战在八年战争中具有独特性,因为在其他战场很少看到这样类型的战斗:先瞒天过海,后调虎离山,接着黑虎掏心,同时围城打援,且斩获多多,尤其是对小林与小原两支日军的拦截,打得有声有色;最后决定撤退了,城内外的部队一起安全转移。假如不是骑兵第7师提前脱离战场,傅作义也不需要急切地把担负拦截任务的袁庆荣师和作为总预备队的董其武师调到包头城下。那样的话,两师即可全身心地阻击日军,而骑兵第7师亦可在城外拦截日军增援部队。
说到底就一句话吧:任何一次战役取得成功,不是哪个环节打得更好,而在于每个环节都不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