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万家岭,血染红(第4/10页)
那是十三年前,冈村被孙传芳聘请为军事顾问。转年秋,北伐军攻势凶猛。冈村恰恰待在他如今所在的九江,跟孙传芳在一起指挥部队。当时南昌防线危急,冈村趁到南昌参赞军机时,从当地指挥官手里弄了一套1:50000的华中军事地图。后来,他把此图交给陆军参谋本部,得到了巨额的奖金。武汉会战期间,各部队拿的就是他当初偷来的地图。不过,由于地图上错误比较多,会战期间引来一些不知底细的参谋的抱怨。
如果放在生活里,而不是军队中,那么就冈村的性格来说,他是个老实人,所以面对一些人的抱怨,他只是在心里唠叨:知道当初弄到手多不容易吗?否则的话,打武汉会战连这份地图也没有。
松浦在另一份电报里告诉冈村:地图上的地点跟脚下的地点,有些地方是对不上号的。这是在讽刺冈村么?
但就算地图有问题,冈村觉得问题也没大过第106师团本身。地图虽然在行军作战中非常之重要,但却不是全军唯一的依靠。冈村还是觉得松浦在情报工作上出了纰漏。在他看来这恰恰是不可饶恕的,派去的情报参谋樱井到底在干什么?
对松浦淳六郎来说,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赣北的地形。
此前为了在山地快速行军,松浦下令把所有挽马编队改为驮马编队(即辎重武器由马拉改为马驮),但即使这样,很多道路仍难以行进。时值9月底,连绵的秋雨不但使道路更加泥泞,漫山的雾气更是叫日军陷入迷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表情上看,很多日军士兵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几天下来,师团的几支部队时常彼此联系不上。糟糕的心情加上地图和情报不准确,使得第106师团走着走着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了。
而中国军队的包围圈在缩小。
当完成合围时,第106师团已经进入万家岭!
万家岭,在江西德安县城西北方向20多公里处的磨溪乡境内,是幕阜山的余脉,一片高低不一的山丘:大金山、小金山、张古山、扁担山、尖山、野鸡垄……最高峰不过50米。但松浦手里的地图上,这个地方没有标注。而且更要命的是,跟欧震第4军接战的转天,也就是9月28日,第106师团跟九江第11军司令部的后方补给线被中国军队彻底切断了。
赣北的秋天雨雾重重。
第106师团像迷路的儿童,似乎怎么也走不出连绵的山地了。在补给线被切断后,日军的飞机因天气原因又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补给。
第106师团的这些情况,已经被薛岳摸得一清二楚。此时他早就把司令部由南昌推进到德安,隐蔽在城外一个小村子里。他明白,对围歼松浦师团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兵力配置问题了。
是什么问题呢?
时间。
围攻松浦师团的部队很多,主力是早已成名的“北伐铁军”第4军和即将成名的正面战场“抗日铁军”第74军。但薛岳感到决定性力量还是不足,想把另一支粤军第66军(此时军长由谭邃出任,叶肇为第1兵团副总司令兼第28军团长)抽到万家岭。但此时这个部队正在庐山南麓布防,按蒋介石的命令,一旦赣北不保,就在庐山打游击。
参谋长吴逸志说:“把66军调过来?”
薛岳说:“必须的。”
吴逸志说:“庐山最为委员长所看重,把66军留在那里可是他的意思……”
薛岳说:“我是战区兵团司令,你是我的参谋长,我们是最了解战场情况的。现在战机转瞬即逝。此次万家岭围攻,于我军来说,时间和空间较任何方面都重要,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跟武汉解释。因为时间一拖,在空间上我们将陷入不利,106师团很可能就会溜出万家岭。到时候,首先不是战役能不能取胜的问题,而是我们先前阵亡的将士就白白牺牲了!我现在就跟委员长打报告,但你不必等我的消息,你现在就立即向66军下令,把他们调过来。我们先斩后奏,有什么事我来承担!”
临阵决断戎机,作为一片战场上的头号人物,薛岳能承担起东西来,对上面的命令,是该听的听,不该听的,顺耳过,于是部队就有了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非常重要,因为一线的事他最清楚,在不出现敌情判断失误的前提下,这种独立性可以换来最大的作战成果。很多次胜仗就是这样打下来的,这使得原本就固执骄傲的薛岳更加固执骄傲,甚至导致后来对上级正确的敌情判断也加以拒绝,终有抗战后期的长衡之败,使他没能在抗战八年中完美收场。不过,对一名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将军来说,这也许是最恰当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