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沪上的秋天(1937年8月~11月) 四行仓库(第7/8页)

日军在猛烈炮击和飞机轰炸后,开始从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阵地的正面强渡苏州河。

教导总队的真正硬仗还在后面的南京战上。我们只说税警总团(团长黄杰,辖两个支队,6个团),他们一战蕴藻浜,再战大场,三战苏州河。

关于这支部队,都知道是宋子文当财政部长时建的亲兵,听名字好像任务是搞缉私征税什么的,但最后却成了一支正规军。由于是宋财神的亲兵,从一开始,士兵装备就好,拿的薪金也多,1932年在上海还跟日本人较量过。虽然后来蒋介石把这个部队收了过来,但部队的风格没变,玩的依旧是“美式”,想出任排以上的部队长,得有美国文凭。

说起税警总团在上海的表现,很多人极力夸奖,不外乎觉得这个部队特殊,武器装备好,士兵素质好,战绩也肯定好,其实还真不全是这样。大场之战,税警总团也参加了,表现不但不突出,甚至还出现大规模无令后退的情况,税警炮兵部队甚至只带了点战炮零件,就把阵地给扔了,这在“班长退枪毙班长,师长退枪毙师长”的上海战中还真不多见。正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税警总团两个相当于旅长的支队司令(王公亮、何绍周,后者还是何应钦之侄)被撤职。

当然,并不是税警总团所有人都打得不好,第4团团长孙立人(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双学历,安徽巢湖人)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新的支队司令(第2支队,仍兼第4团团长)。孙给人的印象是:聪明、潇洒、酷,作为日后印度缅甸战场上的一号风云人物,他堪称抗战八年中的偶像派。这里说的偶像派,除了具备外貌和气质外,还得有实力,都算上,孙立人肯定能进前三名。这前三名里,另一个是张灵甫。至于第三个是谁,就不好说了。这一拨人里,论综合实力,王耀武是第一,但老王不属于偶像派(虽然相貌也很周正)。

孙立人打仗有个特点,就是会使用预备队。当时,情急之下,很多部队长不留预备队不是什么新闻(华北天镇之战和上海桂军反击战)。孙立人不仅留,而且会使,这就难得了。让孙立人初有名气的,就是下面的苏州河之战。当时战况极为激烈,日军强渡之情景,可以看一段他们的士兵写的日记(第101师团之荻岛静夫)。

天好不容易亮了,敌方的射击达到了极致。从各个地堡和散兵战壕里面射出的弹丸有如雨下,迫击炮爆炸的巨大声响震撼长空。我军炮兵也开始还击,还发射烟幕弹,飞机也赶来轰炸,真是撼天动地。第6中队终于渡河不得,进退维谷。在敌军猛烈射击之下,队长下了决心,命令本部继续前进……工兵脱光衣服、光着膀子拼命拨舟猛进。此时是上午10时。河岸上,友军死者的尸体叠了几层,重伤员得不到治疗,只有呻吟苦撑……

孙立人率税警总团在周家桥、刘家宅与日军血搏,成为整个苏州河之役中最激烈的战线。

孙立人当然是用脑子打仗的人。当时有50多名日军冒着弹雨像水鬼一样从河里爬了上来,藏到岸下的储煤洞,我们这边没射击角度,士兵们不知如何是好。孙立人叫部下找了4块厚钢板,派人以此为护墙,封住河对岸日军的火力,然后用棉花包浸满汽油,推下河岸去,将洞里的日军烧死,没烧死的也给熏了出来,随后用手榴弹将之击毙。

到11月3日,苏州河南岸的一所小楼被日军的一个分队偷袭占领,日军躲在里面不时打冷枪。这时候,按命令宋希濂第36师来接防了,但宋师说:我们接到命令时,没提到南岸有日军,现在我们不能接防。

孙立人也没废话,说:那我们把这十几个日军消灭了,再把阵地给你们。

为了争取时间,孙立人派人到总部取地雷,想爆破小楼,地雷取来后,已是4日凌晨。正当孙立人查看地雷时,一颗榴散弹在上空爆炸,孙立人倒在血泊中。

孙立人打得好,南京的宋子文和孔祥熙都很欣慰。听说他负伤后,宋子文很着急,跟黄杰通电话,要他一定保住孙立人的生命,黄杰紧急派人把孙立人送到总团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秘密医院。孙立人当时蹲在地上,后背和双臂被炸伤,9块弹片进入体内,幸运的是当时他戴着钢盔,没击中要害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