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后,我的母亲”(第5/7页)

她的目标就是引诱国王——准确而言,是法国未来的国王亨利。黛安聪明、成熟、优雅、有性经验、有政治手腕,处于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她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凯瑟琳矮小、粗壮、不谙世事,宫廷中有人说她不修边幅,而且“食量惊人”(尽管凯瑟琳试图通过走路和骑马来消耗热量),根本比不上高挑、苗条、冷艳的黛安。

由此,史上最为旷日持久而匪夷所思的婚姻闹剧就此拉开序幕。凯瑟琳只是亨利的名义上的妻子,法国未来名义上的王后。黛安才是亨利真正的配偶,是灵魂伴侣,宫廷上下并无二话。为了有所表示,当他兄长薨逝,黛安转而投向亨利怀抱之时(这两件事似乎有关联,因为亨利还不是王储时,黛安不肯和他上床),亨利也和黛安一样身穿黑白两色。他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纹章以庆祝他们之间的爱情:将亨利和黛安名字的首字母交织在一起,并且在各处都用上这个纹章。亨利大多数时间(日日夜夜)都和黛安——而非凯瑟琳——在一起。在圣日耳曼城堡,黛安的卧室就在凯瑟琳卧室下方。布朗托姆是一位八卦的编年史作家,他曾密切接触过宫廷成员,据他说,凯瑟琳曾令侍从在地板上钻出一个孔,来窥视她丈夫和他的情妇。她看见“一位美丽端庄的女性,皮肤娇嫩,半裸着身体……用尽各种方式爱抚她的情人,同时也承受着情人的爱抚”。后来,凯瑟琳曾对她的女官哭诉道,亨利“从未如此对她”。

但是凯瑟琳无力反抗——更糟的是,她还得装作喜欢黛安,甚至要巴结她。国王身边一群有力的贵族准备让新王储把不孕的妻子休掉,换一位能生育的王后。凯瑟琳听到风声,知道若想保住王后的位子,就必须先行一步。她眼泪汪汪地跪在弗朗索瓦面前,表示只要国王愿意,自己将主动去做修女,因为她知道,如果当面哭诉,国王绝不忍心让她这么做。但是她不敢冒犯黛安,因为她知道黛安会毫无愧疚地将她换下——无论是亲自下手还是请人代劳。所以凯瑟琳一方面寻找一切可能的帮助,另一方面还要隐忍地迎合黛安,甚至为她充当耳目,告诉她宫中有哪些敌人。

计划奏效了,黛安不想看到一位年轻、苗条而可能更独断的新人取代亨利那温顺、平庸、逆来顺受的妻子,所以愿意帮助凯瑟琳。她几乎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当凯瑟琳生病时照料她,更重要的是,向她提供各种受孕的建议。黛安最先发现,导致双方不孕的责任在亨利身上。据记载,亨利患有尿道下裂的疾病,导致他勃起时阴茎朝下。黛安熟悉亨利的身体,建议凯瑟琳在性交过程中背对亨利,这个姿势在法语中被称作“后入式”(la levrette).

凯瑟琳若能产下子嗣善莫大焉,所以,黛安全心全意地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她知道亨利和凯瑟琳之间的婚姻缺乏激情,性事需要大家合作。黛安会在夜里和她的情人温存,到了关键时刻则将亨利逐出,让他去找自己的妻子,亨利在那里花上几分钟尽到丈夫的职责,然后跳下凯瑟琳的床笫回到黛安身边。他们之间所进行的这种游戏大约持续了五到七年,直到1544年1月19日,24岁的凯瑟琳终于产下一子,保住了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他们为儿子起名为弗朗西斯(Fran-cis),以向国王致敬。第二年,凯瑟琳又产下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到了1547年又生下次女克劳德(Claude),这样就堵住了谣传王储不育的流言。最终,凯瑟琳在12年之间生下10名子女,其中7名长大成人,一度被认为不孕的凯瑟琳的生育能力好得惊人。

正在此时,1547年3月31日,凯瑟琳失去了她的靠山:弗朗索瓦一世,魁梧的情人、优秀的收藏家、文艺复兴时代可畏的战士最终驾崩,死因据说是梅毒——

死得一点儿也不冤。医学已证明这一诊断不过是恶毒的谣言;国王其实是死于淋病。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亨利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他的妻子的地位也得到擢升。凯瑟琳·德·美地奇就是这样成为法国王后的。

凯瑟琳可能一度相信,当上母亲和王后能使她的丈夫回心转意,恢复其尊严和宫廷中的地位,但是很快她就不再抱有这种想法了。亨利曾在私下和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他的情妇在各个方面都优于他的妻子。黛安被提拔成了瓦伦蒂诺女公爵(Duchesse of Valentinois),这使得她的地位仅次于王室成员。上到侍臣,下到百姓,人人尊她为“夫人”(Madame),这个尊称通常用于指称王室公主。就连教皇都知道了这桩恋情。为了庆祝亨利继位(同时也是劝他继承先父遗志,继续支持意大利的教皇政权),教皇将尊贵的金玫瑰(Golden Rose)[6]送给凯瑟琳——但同时关照:礼物中有一串华丽的珍珠项链是送给黛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