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 第四节(第5/5页)

韩宝知道他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局势,又说道:“望诸公同心协力,天黑之前,打破深州,今晚咱们便在深州城内开庆功宴!”说罢,挥挥手,众人连忙躬身退出,各回本阵。

韩宝目送这些节度使、详稳们鱼贯退出帐中,方转身望着萧岚,抱拳道:“签书,深州便拜托了!”说罢,压低声音道:“慕容提婆那厮如何兵败,仍不得不防,今日必要攻下深州!”

萧岚点点头,抱拳回道:“晋公尽管放心。”

萧岚目送着韩宝点兵离去,方回到城北本阵之中。

在攻城的这等紧急关头,居然要分兵他出,而且连主将也亲自离开,这已经不能用犯兵家忌讳来形容了,甚至是有点荒诞不经。然而当事情发生之时,竟又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萧岚努力的不让这番变故影响自己,他回到本阵之时,辽军的攻城已经重新开始——好在深州城外的辽军兵力的确雄厚,尽管分出不少的兵力,但是攻城的火力,却并没有受到影响。在他们进帐会议之时,攻城出现了一小会的松懈,宋军利用这个机会,试图夺回那两个大洞,但在萧吼与韩敌猎的指挥下,拱圣军的最后一次努力,也被挫败了。

萧岚骑在自己心爱的坐骑上,远远望着他的士兵们继续有条不紊的将火药送进两个大洞中,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他细心的观察到,宋军在做了最后徒劳无功的抵抗之后,开始悄悄的撤离北面的城墙。萧岚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倘若他此时下令云梯攻城的话,夺取北城墙将易如反掌。但他又有什么必要冒这个险呢?也许姚兕就是想他如此,令两军在狭窄的城墙上缠斗,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易点燃火药,从而苟延残喘,或者另生他计。

萧岚打定主意,在这个最后的关头,他绝不自作聪明,致人可乘之机。

终于,身边的工匠头目向他禀报,火药已经足够了。

萧岚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耶律薛禅没有回音,这便是好消息——他们终于抢占了先机。他朝传令官点点头,然后下了马来,将战马交给亲兵。传令官开始吹响手中的号角,按着事先的约定,所有深州城外骑在马上的辽军将士,听到这号角声后,都一齐下马,看紧自己的坐骑。

城洞里的士兵、工匠,点燃了引线,然后迅速的钻进木驴内,朝北边的本阵飞奔而来。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虽然号角长鸣,炮声不断,但可能是因为四城诸军都停止了那漫天蔽地的箭雨射击,萧岚尽管产生了一丝错觉,仿佛整座深州城,都陷入一种短暂的沉寂之中。

然后,突然之间,他感觉到大地一阵巨大的晃动,“轰”地一声,一种他从未听过的巨大的声响传来,让他短暂的失去了听力,他的眼前,出现一副无比壮观的景象——伴随着刺目的火光,直冲云霄的烟尘,他面前那道曾经久攻不下的城墙,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如齑粉一般,化为一堆废墟。

在萧岚的身后,许多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契丹人、室韦人、阻卜人,甚至渤海人、汉人,都匍匐倒地,双手合什,口里不断的祈祷着。尽管许多辽人已经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但是,如此巨大的破坏之力,在他们的心目中,仍是鬼神才有的力量。对于笃信鬼神的他们来说,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萧岚默默的望着这一切,听到韩敌猎在身旁兴奋的说道:“深州,总算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