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二十(第15/22页)
即日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间:一作门。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漏:一作滴,更醉谁家白玉钩。
九成宫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骏:一作马。吴岳晓光连翠,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送荔枝者而被天书思幸,亦“一骑红尘妃子笑”之意。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得真:一作待珍。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此篇朱氏以为因文宗而发。按,三四句咏文宗之俭,如史所称,衣必三浣是也。五句以马喻贤才,伤时无良臣也。六句以蛇喻宦官,盘结而不能去也。末句言己为文宗开成二年进士,曾与众仙同咏霓裳也。
无题
本二首,其二七绝,未抄。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楼:一作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断:一作转。○此篇程注以为出秘书省调宏农尉时所作。三四句,出为外吏而不忘禁省也。五六句,言省垣朋游之乐。末句“兰台”,朱氏以为义山为王茂元所辟,得侍御史事。
无题二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二诗,程氏以为在王茂元幕府时作。本四首,第三首五律,第四首七古,未抄。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畏之名瞻,韩偓之父,开成二年与义山同年进士。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时韩留京师。按,前四句,似韩与义山同时娶妻,同年登第,而义山旋即悼亡。朱云义山与畏之为僚婿,意或然与。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朱云:王十二必茂元之子,义山娶茂元女,疑所悼即王氏也。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秋霖腹疾俱难遣秋:一作愁,万里西风夜正长。○首句义山自谓:檀郎谓韩也。
曲池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张盖欲判江滟滟判:同拼,回头更望柳丝丝。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此似冶游惜别之诗。
留赠畏之
原注:时将赴梓潼,遇韩朝回。三首,有七绝二首未抄。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蚤霜。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空寄大罗天上事寄:一云当作记,众仙同日咏(霓裳。○程云:此必将赴梓潼,往谒畏之,值其朝回,而不一见,故有慨乎言之耳。朱云:左川即东川。愚按,此必自东川奉使入京一次,故自称曰归客,与前留别畏之诗非一时也。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处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程云:此诗似邂逅有力者,望其援引入朝而作。
碧城三首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检与神方教驻景景:音影,收将凤纸写相思。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居易录》引胡震亨云:唐公主多自请出家,与二教人媟近。义山同时,如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主,皆丐为道士,筑观于外。史即不言他丑,颇著微词。《碧城》三首,盖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