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十七(第3/17页)
送张判官判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送岐州源长史归
原注:源与余同在崔常侍幕中,时常侍已没。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槿:一作柏。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送张道士归山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人间苦难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同崔兴宗送瑗公
一作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一施传心法,惟将戒定还。
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今年寒食酒,应得返柴扉。
留别钱起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徇禄仍怀橘仍:凌本作犹,看山免采薇山:凌本作花。四句一作别山如昨日,春露已沾衣。采蕨频盈手,看花空厌归。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云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送丘为往唐州
宛洛有风尘,君行多苦辛。四愁连汉水,百口寄随人。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薄税归天府税:一作赋,轻徭赖使臣。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去问珠官俗珠:钱集作殊,来经石劫春凌本作来看石劫城。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使:钱集作问。
送崔九兴宗游蜀
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徒御犹回首,田园方掩扉。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处归处:《唐诗纪事》作岁。
送崔兴宗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送平淡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面角起边愁起:《唐诗正音》作赴,一作越。瀚海经年别别:顾元纬本、凌本、《文苑英华》俱作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须:《文苑英华》作预,知饮月支头知:一作只,非。
送孙秀才
帝城风日好风:《文苑英华》作春,况复建平家。玉枕双文簟文:《文苑英华》《唐诗纪事》俱作纹,金盘五色瓜。山中无鲁酒无:《文苑英华》《唐诗纪事》俱作沽,松下饭胡麻。莫厌田家苦厌:一作怨,归期远复赊。
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烟:顾元纬本、凌本、《文苑英华》《唐诗品汇》俱作沙。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汉:凌本作使。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地:顾元纬本、凌本俱作上,一作址。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间:《文苑英华》作中。老:《唐诗品汇》作著。
送方城韦明府
遥思葭菼际,寥落楚人行。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若见州从事,无嫌手板迎。
送李员外贤郎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鱼笺请诗赋,橦布作衣裳。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送梓州李使君
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文苑英华》作乡音听杜鹃。山中一半雨半:二顾本、凌本、《唐诗品汇》俱作夜,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橦:《瀛奎律髓》《唐诗正音》俱作,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不敢:当是敢不之讹。
送张五诬归宣城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欲归江淼淼,未到草凄凄。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亦稀:《文苑英华》作欲飞,非。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郧:顾可久本、《唐诗正音》俱作郎,误,楚人菰米肥米:一作菜,《文苑英华》作叶。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