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卷二十六(第10/25页)
其语曰:周树舜后陈。陈公子有为大夫食国之地袁乡者,其子孙世守不失,因自别为袁氏。春秋世,陈常压于楚,与中国相加尤疏,袁氏犹班班见可谱。常居阳夏,阳夏至晋属陈郡,故号陈郡袁氏。博士固,申儒遏黄,唱业于前。至司徒安,怀德于身,袁氏遂大显。连世有人,终汉连魏、晋,分仕南北。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胪。鸿胪讳恭,生周梁州刺史新县孝侯讳颖。孝侯生隋左卫大将军讳温,去官居华阴,武德九年,以大耋薨,始葬华州。左卫生南州刺史讳士政。南州生当阳令讳伦,于公为曾祖。当阳生朝散大夫、石州司马讳知元。司马生赠工部尚书、咸宁令讳办晔,是为皇考。袁氏旧族,而当阳以通经为儒,位止县令。石州用《春秋》持身治事,为州司马以终。咸宁备学而贯以一,文武随用,谋行功从,出入有立,不爵于朝。比三世宜达而窒,归成后人,数当于公。
以上历叙先世
公惟曾大父、大父、皇考比三世,存不大夫食,殁祭在子孙。惟将相能致备物,世弥远,礼则益不及。在慎德行业治,图功载名,以待上可。无细大无敢不敬畏,无早夜无敢不思。成于家,进于外,以立于朝。自侍御史历工部员外郎、祠部郎中、谏议大夫、尚书右丞、华州刺史、金吾大将军,由卑而巨,莫不官称。遂为宰相,以赞辨章。仍持节将蜀、滑、襄、荆,略苞河山,秩登禄富,以有庙祀。具如其志,又垂显刻,以教无忘,可谓大孝。
以上袁公滋历官功绩
诗曰:
袁自陈分,初尚蹇连。越秦造汉,博士发论,司徒任德,忍不锢人,收功厥后,五公重尊。晋氏于南,来处华下。鸿胪孝侯,用适操舍,南州勤治,取最不懈。当阳耽经,唯义之畏。石州烈烈,学专《春秋》。懿哉咸宁,不名一休,趋难避成,与时泛浮。是生孝子,天子之宰,出把将符,群州承楷。数以立庙,禄以备器,由曾及考,同堂异置,柏版松楹,其筵肆肆。维袁之庙,孝孙之为,顺势即宜,以诹以龟,以平其巇,屋墙持持。孝孙来享,来拜庙庭,陟堂进室,亲登笾铡,肩臑胉骼,其尊玄清,降登受胙,于庆尔成。维曾维祖,维考之施,于汝孝嗣,以报以祗。凡我有今,非本曷思?刻诗牲系,维以告之。
韩愈/乌氏庙碑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牙门都将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致从史京师。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张掖郡开国公。居三年,河阳称治,诏赠其父工部尚书,且曰:“其以庙享!”即以其年营庙于京师崇化里,军佐窃议曰:“先公既位常伯,而先夫人无加命,号名差卑,子配不宜。”语闻,诏赠先夫人刘氏沛国太夫人。八年八月,庙成,三室同宇。祀自左领府君而下,作主于第。乙巳,升于庙。
以上叙立庙之由
乌氏著于《春秋》,谱于《世本》,列于《姓苑》。在莒者存,在齐有余枝鸣,皆为大夫。秦有获,为大官。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处北者家张掖,或入夷狄为君长。唐初,察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张掖人。其子曰令望,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孙曰蒙,为中郎将。是生赠尚书讳承玼,字某。乌氏自莒、齐、秦大夫以来,皆以材力显,及武德以来,始以武功为名将家。
以上叙乌氏先世及近四代
开元中,尚书管平卢先锋军属破奚契丹,从战捺禄,走可突干渤海,扰海上,至马都山,吏民逃徙失业。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原累石,绵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民还其居。岁罢运钱三千万余。黑水室韦以骑五千,来属麾下,边威益张。其后,与耿仁智谋说史思明降。思明复叛,尚书与兄承恩谋杀之,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李光弼以闻,诏拜冠军将军、守右威卫将军、检校殿中监,封昌化郡王、右岭军使。积粟厉兵,出入耕战。以疾去职,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于华阴告平里,年若干,即葬于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