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十二(第7/8页)
二十八日,至清江浦阅清河漕标七营,淮扬镇标九营,选练新兵一营。
九月初三日,登陆启行赴徐州。
初八日,至徐州,阅徐州镇标中军营、城守营、萧县营,选练新兵二营、淮勇二营。
十五日,回清江舟次。
十九日,泊金山寺。
二十日,舟入丹阳,阅镇江营、淞北营、淞南营。
二十二日,至常州阅常州营、孟河营、靖江营。
二十六日,至常熟县阅狼山福山镇标二营、水师四营,登福山以望洋面。
二十七日,诣周虞仲墓、先贤子游墓。
二十八日,至苏州省城,阅抚标兵三营、太湖二营、淮勇二营。
十月初六日,至松江府阅提标八营、选练新兵二营、洋枪队三营。
初七日,至上海查阅铁厂、轮船、机器。洋领事官来见。
十一日,至吴淞口,阅吴淞川沙南汇等八营、外海艇船六营、内洋八团舢板五营。并阅轮船新阵铁厂造成轮船四号:曰恬吉,曰威靖,曰操江,曰测海。皆公所命名也。
十三日,乘威靖船,且操且行。十五日,改登测海船,回金陵署。
十一月初一日,专折奏查阅营伍事竣,开单举劾各营员弁。又奏遵筹协济畿辅赈米,拟由江南拨解银两赴津,以便籴贷。又奏运河堤工报销。
初十日,奏报奥斯马加国在泸换约事竣。
金陵新修督署成。二十二日,移入署。
二十九日奏,查明李世忠在籍情形。又奏派大员前赴安徽,查办天长县令冯至沂自尽一案。
十二月初八日,核定江苏水师续议事宜。
十六日,何公璟调任江苏巡抚,过金陵见公。
二十二日,奏江苏水师续议章程二十一条。又奏采访忠义第四十五案。附片密保江宁盐巡道孙衣言可备藩臬之选。
公右目失明已两年,见者咸以静息为劝。而公昕夕孜孜,未尝倦怠。身体有不适,恒守勿药之戒。视生死之际,弥觉怡然无累!平生以宋儒义理为主,而于训诂词章二途,亦研精覃思,不遗余力。处功名之际,则师老庄之谦抑;持身型家,则尚禹、墨之俭勤。是岁为诗凡数首,为文十余篇。其自书日记,尤多痛自刻责之语。
「壬申」同冶十一年,公六十二岁
正月初二日,公访吴公廷栋宅,畅谈学业。语及邸抄倭文端公遗疏,交口称之,谓倘非自撰,不能抒写其心中所欲言。因语及昔年故交零落殆尽,黯然而别。
十四日,值宣宗忌辰。公言道光三十年供职礼部,闻遗命立皇太子之信,即时驰赴淀园,恭递如意。途次闻升遐确耗,仓黄悲恸!今忽忽已二十三年,不堪回首!言已泫然!
二十三日,公病肝风动,右足麻木,良久乃复。自上年定以每日读《资治通鉴》,随笔录其大事,以备遗忘。是日已至二百二十卷,因病辍笔。犹取《宋元学案》、《理学宗传》等书,披览大意,自谓“身心一日不能闲也”。
前河道总督苏公廷魁,亦早岁都门论学之友也。二十六日,公闻苏公将过金陵,出城迎之,又病风动,舌蹇不能语,遂回署,旋愈。
二十八日,苏公廷魁至,见公。是日,与李公瀚章会奏淮盐行楚章程一折。奏称:近年淮南销引日疲,存盐壅积,无术疏通。楚省引界,几被川鹾占尽,今欲于积重难返之后换回一二,暂分疆界,徐图规复,俟滇黔肃清以后,仍还淮引之旧。公自肃清江面以来,首整盐政,刊定章程。各岸设招商局,各省设督销局,于瓜洲建总栈,商民称便。八年之中,征收课银凡二千万两有奇。
公之在军中也,公牍私函,皆亲治之,不以假人。晚年多令幕友拟稿,公自核改而已。右目失明后,其最要者,犹不假人也。是月,作《刘忠壮公墓志》,属草稿三百余字,遂成绝笔。其日记自咸丰八年六月起,至于易箦之日,犹书前一日日记,未尝闲也。
二月初二日,公方阅案牍,握笔而病作,遂止,病旋已。
初四日,午后,公乃散步署西花圃,子纪泽从。公连呼足麻,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乃薨!是日戌时也。金陵微雨,天色阴惨,忽火光烛城中,江宁、上元两县令惊出救火,卒无所见,见有红光圆如镜面,出天西南隅,良久浙微,江南士民巷哭。事闻,上震悼,辍朝三日,奉上谕:“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学问纯粹,器识深宏,秉性忠诚,持躬清正,由翰林蒙宣宗成皇帝特达之知,洊升卿贰。咸丰年间,创立楚军,剿办粤匪,转战数省,叠著勋劳。文宗显皇帝优加擢用,补授两江总督,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朕御极后,简任纶扉,深资倚任。东南底定,厥功最多,江宁之捷,特加恩赏给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历任兼圻,于地方利病尽心筹画。老成硕望,实为股肱心膂之臣。方冀克享遐龄,长承恩眷,兹闻溘逝,震悼良深!曾国藩着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赏银三千两治丧,由江宁藩库给发。赐祭一坛,派穆腾阿前往致祭。加恩予谥‘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迹事实,宣付史馆。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其一等侯爵,即着伊子曾纪泽承袭,毋庸带领引见!其余子孙几人,着何璟查明具奏,候朕施恩,用示笃念忠良至意。钦此。”何公璟奉旨署两江总督,驰奏胪陈勋迹一折。何公旋至江宁,哭殡受篆,驰奏查明子孙详晰复陈一折。李公瀚章、英翰公先后具疏胪陈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