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一(第6/10页)
二十六日,率同乡京官具折谢恩,为水灾奉旨蠲绶钱粮。
是岁东南各省大水,民饥,江南、浙江、湖北均展期,九月举行乡试。湖南贼匪李沅发倡乱于新宁,戕官据城,分扰黔、粤边境。粤逆亦从此萌芽矣。先是,江公忠源在籍,擒获会匪雷再浩,遂以知县拣发浙江署秀水县事,办理赈灾及保甲,甚得民誉。公闻新宁之乱,恐匪党寻仇及江公之家,遂致书江公劝其弃官以赴家难。未几而贼党溃窜,江公家亦无损焉。
十一月十五日,闻祖考星冈公之讣,请假两月,设位成服。星冈公之卒,以十月初四日,寿七十有六岁,葬于八斗冲,迁王恭人之柩附葬。
十二月十一日,孝和睿皇后升遐,公以礼部职任所在,不俟假满,即日入内供办。其署中他事,仍不与闻。
「庚戌」道光三十年,公四十岁
正月十四日,宣宗成皇帝升遐,朱谕遗命四条,其中无庸郊配、无庸朝附二条。文宗嗣位,谕令臣工详议具奏。
十五日,奉移孝和睿皇后梓宫于漪春园。
十六日,谕臣下议行三年丧礼。
二十三日,召见,咨以大礼。
二十六日,上御太和殿,颁登极诏书。
二十七日,王大臣九卿集议,复奏郊配、庙袝二事。公专折具奏称:遗命无庸庙袝一条,考古准今,万难遵从。无庸郊配一条,不敢从者有二,不敢违者有三。疏对甚晰。时恭遇登极覃恩,加一级;请封三代,皆封荣禄大夫。公以本身妻室应得封典,封叔父母。
二月初二日,内赐遗念衣一件、玉佩一事。
是日,奉移大行皇帝梓宫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初六日,奉上谕:“侍郎曾国藩所奏,颇有是处。其余京堂及科道等所奏,各抒已见,殊少折中。各折均着发还。钦此。”
初七日,召见,公奏对甚详,上益嘉之。
初八日,奉上谕:“九卿科道有言事之责者,于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据实直陈,封章密奏等因。钦此。”
三月,公递应诏陈言一折,奏称:“用人行致二者并重。然凡百庶政,著有成宪,未可轻议。今日所当讲求,惟在用人一端。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皇上春秋鼎盛,与圣祖仁皇帝讲学之年相似。请俟二十七月后,举行逐日进讲之例,亦请广开言路,借臣工章奏,以为考核人才之具。”疏入,奉上谕:“礼部侍郎曾国藩奏陈用人之策,朕详加披览,剀切明辨,切中情事,深堪嘉纳。连日左副都御史文瑞,大理寺卿倭仁、通政使罗惇衍等,各陈时事,朕四降旨褒嘉。其通政副使王庆云、鸿胪寺少卿刘良驹及科道等折分别准行交议。如该侍郎折内所请保举人才、广收直言,迭经降旨宣示,谅各大小臣工必能激发天良,弼予郅治。惟称日讲为求治之本,我圣祖仁皇帝登极之初,即命儒臣逐日进讲,寒暑无间。朕绍承丕业,夙夜孜孜,景仰前徽,勉思继述。着于百日后举行日讲。所有一切应行事宣,着各该衙门察例详议以闻。钦此。”
初四日,奏“入春以来,雨泽稀少,农田待泽孔殷,亟请设坛祈祷,以迓和甘而慰民望”一折。
十二日,孝和睿皇后升袝覃恩,公呈请本身妻室封典。
十五日,公弟国潢入都,相见极欢。时以职务繁剧,不遑兼顾家事,悉以属公弟经理。
十九日,下淀园,恭送孝和睿皇后梓宫奉安昌陵。
四月初四日,奏陈日讲事宜,补前折所未备,凡十四条。其余讲官员数,进讲之地,所讲之书,陈讲之道,以及讲官仪节礼制等事,皆详考圣祖御制文集会典与国史列传各书。先定大概规模,于赞助圣学之中,寓陶成人才之意,犹前疏中之指也。
十二日,宣宗成皇帝升配覃恩,加二级,请封三代,皆封光禄大夫。公仍以本身妻室应得封典封叔父母。
十七日,钦派会试复试阅卷大臣。
十九日,移寓贾家胡同南头路西。
二十九日,钦派朝考阅卷大臣。是科入馆选者五十八人。
是月,湖南新宁贼酋李沅发就擒,槛送京师,斩之。上年收复新宁,巡抚冯公德馨奏报李逆死于乱军中。春间李逆复出,冯德馨逮问遣戍。诏以骆秉章为湖南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