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水到渠成(第2/3页)

周顗补道:“醉月玉仙!”

“嗯,原是此子……”

岸上。

刘浓缓缓起身,朝着江面上的停舟团团一揖,继尔把绿绮琴斜揽在背后,阔步而去。

陆晔站在柳下,半眯着眼晴暗叹:“唉,小小少年郎,真若明珠也,舒窈明目独具也……”转念回神,愣了一愣,朝着刘浓的背影冷冷一哼,不自然的捋了捋须,殊不知用力过猛,拽落胡须三两根,摊在掌中一看,再叹一声。

……

竖日,云淡风清。

耽搁数日的定品再行,中上士族考核咏赋,次庶子弟考核经世。刘浓从箭囊中取出考题一观,嘴角微微一裂,当即振袖作书,仅仅一个时辰便封了箭囊,大步迈向顾君孝。

“朴朴……”木屐声,沉稳而有序。

顾君孝又在旁若无人的捉虱子,闻听脚步声,斜斜抬目,见是刘浓提囊而来,伸出中指轻轻一扣。刘浓置囊于案,深深一个揖手,而后,迈着淡定的步伐,不快不慢的从众多诧异的眼光中穿行而过。

“华亭美鹤,果然名传非虚……”

“然也,名士也……”

“唉,我若有妹,定将妻之!”

“嘿,汝有妹,比得陆氏骄傲否?”

“这个……”

私语纷纷时,刘浓淡淡一笑,当走到门口时,忍不住回看了一眼顾君孝。顾君孝仿若心有灵犀,慢慢的抬起头来,恰好四目一对。

刘浓一怔,而后再度一揖,转身便走,步伐较之刚才快得不少。

“咦……”顾君孝摇了摇头,眼皮却跳个不停,用手抹了抹,心道:“怪哉,怪哉,为何瞻箦突然去势匆匆,而我,犹觉不安耶……”

刘浓在道口遇上褚裒,褚裒等侯已有小半个时辰,毕竟中上世家考核较简,多以家世而论品。

两人并肩而行,将出公署时,褚裒拉了一把刘浓,指着斜右方,轻声道:“瞻箦,陆大中正……”

刘浓一侧首,只见陆晔正转廊而出,步伐颇快,面色沉沉,正向自己走来。刘浓不敢怠慢,疾疾迎上前,揖手道:“刘浓,见过陆大中正。”

“且随我来。”

陆晔沉脸而行,刘浓敛目而随。当至无人之境时,陆晔突然回过头,逼视刘浓,冷声问道:“汝怎知纪思远会致信于我?”

刘浓稍稍退后半步,目光纯正不斜,直视陆晔唇下,揖手道:“刘浓不敢有瞒大中正,纪尚书曾致信于刘浓,故而,刘浓知之。”

陆晔皱眉道:“此,乃汝意否?”

刘浓默然不语。

陆晔又道:“早闻纪思元对汝颇为赞赏,汝意到底在何?为何劝我助其行法?”

唉……

刘浓暗暗一叹,此事错综复杂,岂可对人以言,沉沉一个揖手:“大中正深谋远虑,既然有决,何需再问小子原由。”

一句话,堵得陆晔愣了半晌。

“哼!”

少倾,陆晔冷然一哼,甩袖而去。

刘浓看着陆晔的背影,长长一叹。

数日前,纪瞻致信陆晔,希望陆晔能行此策配合他推行新法,江东士族向来瞧不起侍北的纪氏,陆晔当然不愿从之,便在此时刘浓深夜拜见陆晔,苦等两个时辰,陆晔也不容其入内,刘浓只能置下一书,悠悠而去。陆晔阅书后,徘徊窗下半日,终是作决。

至于留书内容,刘浓总不能告诉他,因陆玩辅佐王敦之故,待王敦事败后,陆氏会受其牵连,险有牢狱之灾,而主掌清算者便是纪瞻。是以他只能为陆晔隐晦剖析局势,陆晔倒底乃老谋深算之辈,顺丝觅迹作决后,思思一细,暗觉有异,便来询问。

未雨绸缪,都是为了陆氏……

……

次日,陆晔召各郡中正于庭,为诸郡士子定品。当论至华亭刘浓之时,纷纷扰扰的八郡中正为之一静,都把目光投向高座于矮床上的陆晔。

陆晔面色冷淡若水,凝目于案,案上左侧摆着刘浓薄薄的家世,右侧是谢裒与顾君孝的荐书,正中是刘浓新编的《雅趣》,其中有诸多诗赋与精湛小典故。

“大中正,此乃华亭刘浓之章,经诸君评合,当为上上!”

顾君孝将刘浓的经世文章搁在陆晔案上,慢悠悠的度回案后,抖了抖袍摆,好整以暇的等待结果。心中却由然一阵暗乐,顾氏与陆氏面和心不和,能看到陆晔左右为难的模样,他顾君孝当然窃喜。恰遇此时,一阵风来,不知何故,顾君孝突觉背心一寒,忍不住的打了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