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朝鲜托管政策的确立与苏联占领北朝鲜(第3/6页)
这样,到1945年年底,北朝鲜的整个政治和经济生活,就由苏联军事指挥部通过各地方的自治机构实施领导:在里是里长,在面和郡是人民委员会,在市是市政委员会。[37]人民委员会是在各民主团体协议的基础上成立的。整个6个道的人民委员会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由苏联军事指挥部审批的。当局的这些地方机构的总人数有1万多人。第25集团军司令员拥有一名民政管理方面的助手,其下设有一个不大的机关(50名军官),负责领导民事方面的工作,在每个道派有全权代表,在各个市和郡都驻有军事警备司令部。在北朝鲜境内,还成立了10个负责某些经济和行政部门工作的单独的部,隶属于第25集团军司令员,这些部的负责人都是朝鲜人,但是,如同在每个道人民委员会里那样,这些部都驻有苏联军事指挥部的代表。[38]
尽管苏联在占领北方的几个月内,便顺利地建立起一个在苏军民政局支持下由朝鲜人组成的人民委员会,但斯大林真正关注的是未来的朝鲜统一政府的性质,考虑到苏联在远东的政治、经济和国防利益,苏联的基本要求同其战后对其他周边国家一样,就是要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友好的政府,使其不致成为一个进攻苏联的前哨阵地。[39]于是,在朝鲜培养亲苏干部、选择政府领导人即成为苏联占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环节。正如1945年12月一份关于北朝鲜政治局势的调查报告所指出的:“军区和第25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应该更加关心关于选拔和培养对苏联友好的、并能够确保加强我们国家在朝鲜政治地位的新民主主义干部的问题。”[40]外交部副部长马立克在另一份报告中也提到,“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采取措施使朝鲜政府成员和工作性质有助于使朝鲜成为我们在远东的一个安全据点,使朝鲜不变成某个对我们不友善国家手中的反苏工具。”[41]
当时北朝鲜境内的主要党派有以朴海南、金元凤为首的共产党,以曹晚植为首的民主主义党和以金策为首的社会民主党。[42]苏联最终选择了一个北朝鲜境外的政治集团——在苏军第88独立步兵旅服役的金日成和其战友们。[43]1945年9月中旬,在第25集团军的帮助下,金日成率领少数朝鲜人乘“普加乔夫”号船从海路自海参崴到元山港。[44]金日成佩戴着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1945年8月29日授予他的红旗勋章。[45]回到平壤后,金日成担任该市的副警备司令;他的战友分别担任北朝鲜各道、各郡的相应职务。根据远东军区司令1945年10月12日命令,第88旅被解散。[46]
苏联支持金日成和他的战友们,是因为这些曾经在苏联战斗过生活过的朝鲜人主观上亲苏,回国后能成为苏联政策的积极传播者。为了树立金日成威信,所有部署在北朝鲜领土上的苏联军队的政治部、政治处都在为将其树立成“朝鲜人民的传奇英雄、争取朝鲜自由和独立的斗士”而开展工作。[47]1945年12月起金日成领导北朝鲜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从1946年2月开始领导临时人民委员会,一年后领导国家的人民委员会。[48]
从苏联在这一时期实施的占领政策来看,苏联是克制的,目标仅是在朝鲜建立一个亲苏政府,其所有占领行动均未越过三八线,并且从一开始苏联就试图淡化其军事占领的色彩,避免在朝鲜建立苏联政府的委员会和其他机构,而是通过成立人民委员会让朝鲜人自己来管理。此时,苏联依然持与美国合作的态度,力图避免和美国发生冲突。
莫斯科外长会议达成朝鲜托管协议
以三八线为界对朝鲜实施分区占领原本只是暂时性的受降举措,但却对南北朝鲜的政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分裂影响,为此,美国政府提议朝鲜统一问题应由美苏两国共同商议解决。1945年12月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讨论了朝鲜问题,美苏在会议上表述了各自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