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降者的命运(第4/7页)
这样好的战机,完颜宗望不会错过,他派一千兵袭杀在郊外的张觉。张觉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并被金军断了回平州的路,只得狼狈奔向燕山府投靠郭药师。
金军很快占据了营州,围困平州,平州城的几万兵虽然没有了主将,但还有一定战斗力,在将领张醇固的率领下抵抗了半年。
袭击张觉这一仗完颜宗望打得相当漂亮,更重要的是,他从张觉之弟张齐身上得到了赵佶亲笔写的招降张觉的手诏。
女真人向宋人问罪,说你们啥意思,我们家老皇帝前脚刚走,你们就背着刚登基的新皇帝搞小动作。
北宋人羊肉没吃成,反倒惹一身骚,又没了同女真人翻脸的决心,只能低下姿态赔小心。
此时的女真人还不想完全和宋人翻脸,一来平州未攻克,二来西边的天祚帝还在。女真人说要我等不追究张觉事件也行,两个条件,一是把张觉的人头送来;二是你们宋人害我们劳师费力攻打原本属于我们的地盘,这次军事行动费用你们得出,大军的粮草你们得供。
赵佶答应了女真人的第二个要求,给女真人送去了粮食。有宋人钱粮供着,打平州一向勇猛的女真人开始消极怠工,打了半年才打下来,赚了北宋人不少钱粮。
但张觉的人头,赵佶一开始还是不想给的,命王安中别交人。
女真人催得急,上头又不让给,王安中耍了个小聪明,找了一个长得酷似张觉的人,砍了头给女真人送去。
可惜女真人没这么容易糊弄,很快将人头送回来说这是假的,真张觉藏在王宣抚您的甲仗库内,你们不交上张觉的人头,我们只好自己带兵来取了。
王安中认为到了这个地步,只有牺牲张觉,他密函赵佶请求皇帝答应女真人的请求。
赵佶只得再一次牺牲降宋的辽臣。
接到圣旨后,王安中把张觉抓了起来,宣读了张觉的“罪状”。张觉破口大骂,说我的罪过就是相信了你们这帮鼠辈。
王安中命人勒死张觉,砍下头送到了围困平州的金兵那里。金人把张觉的头在营前悬挂了很久。
张觉的死,彻底伤了一个人的心。
郭药师。
三
郭药师崛起于乱世,他手下的怨军(常胜军)都是妻离死散家破人亡的辽东饥民,这支部队有极强的战斗力,但也有极强的破坏性,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最初选择降宋,郭药师一是出于本能的民族认同感(郭自称为汉人),二是自己的部队对女真人的仇恨情绪,三则对富庶又貌似强大的北宋帝国抱有极大的信心。
投靠宋人后,郭药师证明自己不是吃干饭的,打仗真是一把好手,敢于拼命,和杨可世率七千人偷袭幽州,和耶律大石、萧干大战三天三夜,杀得自己都差点丧命,若不是宋军草包主帅刘延庆不给力的表演,郭药师差点就拿下了幽州城。
之后郭药师的表现依然出彩。刘延庆大败溃逃,辽军全面追击时,郭药师又率常胜军在永清县大败辽军,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遏制了辽军的势头,后来燕山府建立,郭又率兵数次击败辽国残余的萧干部。
即便郭药师表现出彩,但在收复燕山府后,帝国竟然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这样一位刚刚投降过来的将领,就显得无奈而冒失。西北军的惨败让童贯及其嫡系领导没有了话语权,而帝国实在是找不到其他有经验资历的武将,此时的郭药师比起同时代的将领大有鹤立鸡群之感,最终帝国的高层作出了这样一个致命的任命。
郭药师军队的战斗力是始终如一的强。赵佶在郭药师任常胜军节度使后不久,派童贯到燕山府考察郭部的战斗力。郭药师请童大帅随行,到了一片郊外,四下无人,郭药师跳下马来令旗一招,顷刻之间,四山之间铁骑嘶鸣,甲光向日,举目一望,黑云压成一片,兵士不知其数。常胜军队伍的行动力之迅速,令见多识广的童大帅也为之一惊。回去后,童大帅的报告上没少夸郭药师的这支虎狼部队。
这件事后来也成为了童贯的罪状。其实童公公算是实事求是说真话,皇帝让他考察的是郭部的战斗力,至于郭药师当日是否有反叛朝廷的动向,童公公又岂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