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定都(第3/4页)

北面战场上,第十军已经围住了今市,第十一军则包围了新建的宇都宫,近卫军则在古河驻扎,随时可以支援两个方向上的进攻行动。东军则一直没有进行反击,其大股部队正在越后与陆奥两国的南部集结,准备抵挡明军的进攻。另外,近卫军一部,已经于几日前攻占了高崎,第十二军的一部正在前往接替近卫军,负责镇守高崎。

从整个东线战场上的局势来看,明军已经转守为攻,并且扫荡了平原地区的叛军,将战线扩大到了关东平原边缘地区。东西两军则转攻为守,除了加强防御纵深之外,两军也在迅速集结主力军团,准备与明军决战。

在上杉谦信之后,朱文正按照朱祁钰的意思,介绍了西线战场上的情况。陈懋指挥的西线军团在冈山与西军鏖战两个多月,最后在第二军切断了冈山西军的补给线之后,西军溃退,明军占领了冈山,并且将战线推进到了姬路城西面。现在西线军团正在做下一步进攻的准备工作,包括补充兵力,储备进攻物资,以及让部队进行休整。第二军则一直在两军战线之间活动,其游击部队甚至已经到达了神户附近。只要西线军团休整完毕,就将展开下一轮进攻。

在两人介绍完了战局之后,朱祁钰站了起来。“很明显,现在的局势已经转为对我们有利。东西叛军的进攻,以及实力在达到了巅峰之后,正在迅速下降,而我们的战斗力则在持续增强,到了我们进攻,敌人防御的时候了。这次,我们不但要通过战斗证明我们有能力保卫日本国的新首都,同时也要证明,叛军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明军将领都笑了起来,打了几个月的防御战,然后又不得不跟叛军在战场上混战几个月,现在终于轮到明军进攻了,这让将军们都感到顺畅了很多,毕竟,大部分明军将领都崇尚进攻,如同胡沱这种以防御见长的将军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在我们进攻的时候,陈懋会指挥西线军团发动一次有限规模的进攻,以牵制西军。当然,今后我们也会配合西线军团的行动。”朱祁钰走到了地图前,因为会议室里摆满了椅子,桌子,所以没有地方放沙盘了,这里也不是作战司令部,沙盘的价值不是很大。“按照下一步的作战目的,将由第十二军分别镇守立川,高崎两地,第八军回东京整编,补充兵力,同时作为战略预备队,为第十二军提供支援。近卫军,第一军,第十军以及第十一军全部向北面的古河集中,投入进攻行动。”

除了第十二军的军长林宝儒少将显得有点失望之外,其他明军将领都比较满意朱祁钰的安排。即使是没有机会参加进攻行动的胡沱也没有感到失望。自第八军在东京抵挡叛军开始,第八军已经连续作战近五个月,前后与叛军打了几十仗,官兵都极为疲劳,甚至有部分士兵开小差。另外,第八军的损失也非常大,原本满员编制有三万五千余人,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一万官兵。如果再不休整的话,第八军就会被彻底的拖垮。当然,补充了新的兵力之后,也需要时间训练,至少,第八军没有机会参加这次的进攻作战行动了。

“之前,我一直在考虑这次的作战行动。或者说是今后平叛行动的主线战略。各位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人支持先西后东,有人支持先东后西,也有人支持两路出击。不过,依眼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在战场上已经占据了兵力优势,而且军队的战斗力远超过了叛军,不过,从后勤保障能力,还有叛军的战斗力判断,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同时对两个方向上的叛军展开战略进攻。”朱祁钰坐回到了椅子上,“换句话说,我们只能一个个的对付叛军,一步步的消灭敌人。现在,西线兵团已经牵制住了西军主力,西军至少将七成的兵力投入到了西线战场上,因此,西军在东部战场上不得不全力防守,没有能力对我们发动进攻,由第十二军镇守两处要塞,第八军做战略预备队,为第十二军提供支持,足以应付西军的威胁。现在,我们有近卫军,第一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四个主力军团,再加上朝鲜王国派遣来的五万后勤部队,以及上杉将军新组建起来的五万日本中央政府军,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战胜东军。只要,我们消灭了东军,就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对付西军,打败这个叛乱的祸根,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各位,你们对这一战略安排有什么意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