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章 七夕情人节(第3/4页)

李坚道:“父皇,宣表兄所言极是,绝不能冷了百姓效忠之心。”

李煜感慨道:“我唐国有如此忠义的百姓,何愁国家不兴,回宫即传命中书省拟旨,依阿布例,赐汪士璋奉直郎之职。”

周宣道:“陛下圣明,陛下请看,那汪士璋还在那慷慨陈词,并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悄然改变,这全是陛下之赐。”

周宣这话奉承得高明,李煜龙颜大悦,他是高高在上司命的君主啊,平时不觉得,这时感受尤为深切。

李坚见父皇心情大好,更进言道:“父皇,唐国商人众多,还有各国客商附庸而来,有阿布、汪士璋为楷模,必有更多商人忠君报国、踊跃捐银,儿臣以为这需要形成一项法令,凡捐银助国的,依法享有种种优惠,诸如赐官(当然是虚衔)、子孙可以科举入仕等等,以此来鼓励商人忠君爱国,所得银两用以冶炼兵器、购买战马、兴办书院、抚养孤寡——父皇以为如何?”

李煜沉吟半晌,问:“如此一来,内库一年可增收多少银两?”

李坚道:“初步估算,有二百万两上下。”

李煜吃了一惊:“有这么多吗?”

李坚道:“父皇三十年来生息养民,我唐国民众之富庶犹胜宋国,据户部统计,经商之民在十万以上,儿臣以为增收二百万两还是低估的。”

见李煜还在犹豫,周宣有点着急,眼望小周后,露出恳求的神色。

小周后分别看了李坚和周宣一眼,莞尔一笑,对李煜道:“陛下是不是担心商人地位提升,士、农、工三民会有非议?”

李煜点头道:“士、工也就罢了,主要是农,唯农嫉商,朕忧心此项法令一出,将招致农夫非议。”

小周后道:“自隋唐以来,工、商之民入仕的比比皆是,白居易曾上书武宗‘但恐所举失德,不可以贱废人’,陛下也看到了,这些商人颇知忠义,岂能因其是四民之末而阻其效忠之路。”

见李煜意有所动,周宣趁热打铁道:“陛下,商人捐资,首先用于军队和兴修农田水利,这样可以调剂农、商之间的嫌嫉,法令施行之前,可借邸报进行宣扬,制造声势,民众需要的是引导,如此,政令必通。”

李坤在一边察颜观色,虽然他很想反对李坚和周宣的提议,但现在小周后已经表态支持,他如反对实为不智,李坚、周宣笼络的是商人,占唐国百姓大多数的却是农、工,一旦需要,他李坤可借农、工来大做文章,让李坚、周宣自食其果,当即默不作声。

李煜终于点头道:“那好,就让中书省与门下省协同拟定法令,待机施行。”

立法原是尚书省之权,但唐国未设尚书省,立法之权就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掌握,经皇帝核准生效。

周宣与李坚相视一笑,都是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办成了一件大事了。

这时,岸边羽林卫军士高声道:“周府女乐取到,请示下。”

因为李煜有令在先,不许羽林卫张扬,所以羽林卫通报时含糊其辞。

李煜即命画舫靠岸,让信州郡公府的女乐上船。

就见羊小颦抱着九弦琴囊在前,随后是抱琵琶的念奴娇、抱龙阮的细柳、执排箫的纪芝、执笙的凤铃儿、抱二十五弦瑟的苏惜惜,还有两个婢女,一个吹竹箎、一个吹管子,一共八人,依次上到画舫。

周宣迎上去道:“快快向陛下和娘娘行礼。”

八女已从顾长史那里得知是来见皇帝、皇后,是以并不慌乱,一起跪拜,娇声恭祝圣安。

李煜笑道:“宣侄府上的女乐师个个人物齐楚,是不是歌舞都擅长?”

周宣应道:“是,其中四人是江州带来的舞妓。”

李煜当即命羊小颦八人奏一曲试听,画舫此时已驶离河岸,离汪士璋那艘画舫也远了。

李煜精通音律,羊小颦等八女一开始弹奏,他就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了,看了小周后一眼,轻声道:“不错,竟能演奏《绿腰》大曲。”

《绿腰》是盛唐大曲,由玄宗朝宫廷乐师李龟年编定,以琵琶为主,配以其他管弦,乐曲颇为复杂,羊小颦她们演习此曲不过十日,难免有生疏和配合不当之处。

一曲奏罢,李煜率先击掌赞叹:“琴和琵琶之技,不输于朕之宫廷乐师,还有,配器者是谁?是宣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