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皇帝憋屈(第2/3页)
户部衙门在街右,靠近大明门,与钦天监和鸿胪寺相对,张原四人来到户部衙门,文震孟不愧为第八次参加会试的场屋老将,到处都有熟人,在这户部衙门有位户部员外郎就是文震孟的同年友人,有熟人就好办事,当即把《饥民图》和《请赈山东六郡疏》呈给户部左侍郎李汝华,万历四十年后,六部缺官皇帝都不补,往往是一人兼数职,前年户部尚书赵世卿因病离职后,户部就由左侍郎李汝华掌部事,户部难管理啊,全国各地灾情不断,大明财政运转维艰——
李汝华把张原四人请到后堂,询问山东灾情,张原、文震孟和黄尊素是道听途说,陈其猷却是亲历,说一次哭一次,李汝华道:“山东巡抚钱士完和巡按山东的赵士亨自七月起有数道奏疏言山东灾害和饥民作乱,但奏疏送进宫内,如石沉大海,户部只有让山东诸郡自行赈灾,蠲免赋税却是要皇帝下旨才能施行的。”
张原恳切道:“李侍郎,山东灾情非仅灾民受苦,还有阻断漕运的危险啊,我等此番进京,在济宁、聊城耽搁了五日,就是因为饥民为盗,袭击临清钞关,致使运河不通,虽然官兵很快驱走了饥民,但运河南北交通阻断了五日,损失已然不小,现在还不是漕运繁忙期,若灾情得不到控制、灾民得不到抚恤,盗贼横行,明年开春漕运必受影响,南北客商亦裹足不前,京幾物价势必腾涨,损失何止数郡的赋税钱粮。”
李汝华思忖片刻,亲自携了陈其猷的奏疏和《饥民图》入承天门,到午门外的六科直房见当值的六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熊明遇和礼科给事中丌詩教就是山东人,对家乡受灾还是很着急的,当即拟好奏疏连同《饥民图》一起先送至内阁,然后再由内阁大学士票拟,再让内侍送至宫城司礼监,等待批复,现在内阁辅臣只有方从哲和吴道南两个人,忙得是不可开交,而且是瞎忙,票拟好送上去的奏章往往没回复——
李汝华回到户部衙门,见户部员外郎陪着张原四人还在后堂,就说:“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五,宫中正准备宴除夕、迎新年,年前是批复不下来了,只有先行文让六郡州县自行救灾。”想了想,又道:“暂支临清的水次仓粮六万石赈灾,这是本部职权内的,其余还要等皇帝旨意。”
张原四人辞出户部衙门,回到会同馆向诸举子说明情况,诸举子虽然不满,但皇帝不批红他们又能奈何,慷慨议论一番,回馆烤火去了,只有翰社诸人还在,知道张社首肯定还有话说,已经抵京的翰社举子已有三十五人,翰社社员基本上来自浙江和南直隶,这次浙江乡试翰社有二十八人上龙虎榜,应天府乡试也有翰社十八人中式,连同文震孟、范文若、焦润生、罗玄文这四个前科举人,翰社总共有五十名举人,虽然在应试的七、八千名举人当中不算什么,但对一个社盟而言,这样的实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现在距离明年二月初九的春闱首场还有四十来天,不能荒废,张原提议在京翰社同仁每隔三日相聚讲学一次,或请翰林院的名儒开讲,或由翰社里的饱学士之士开讲,经史八股、经济军事都可以讲——
众人轰然响应,人生地不熟,闲着也无聊,寻找合适的讲学场所自然是社首的事,张原请大家在会同馆等待消息,腊月二十八将举行第一次开讲,讲学地点他会在前一日通知众人。
翰社诸人散后,张原和大兄张岱随祁彪佳去兵部衙门拜见祁承爜,张原有一篇关于辽东局势的奏疏,要请祁承爜代为呈交上去,张原现在已不仅仅是根据他后世的认识来泛论辽东形势,他这一路来京,只要遇到北地来的客商他就打听辽东消息,各种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他都要听,哪些消息是实,哪些消息是虚,他还是能分辨得出的,前几日又与师兄徐光启长谈,对努尔哈赤的动向有了大致了解,与他的后世认知相印证,前日在船上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论建州老奴将立国疏》——
祁承爜昨天听儿子对张原是不吝赞美,简直有点崇拜,祁承爜却是不怎么相信,认为张原纵然才情横溢,但毕竟年少,除了四书五经又能有多少经世之学呢,这时看了这篇《论建州老奴建立国疏》是大吃一惊,张原开篇就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