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没老爸,又没老大(第5/5页)
第二首的诗眼在:“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是说王昭君虽然是汉朝人,但如果汉朝对她没什么恩德,胡人却对她深情似海,那她为什么非要留在汉朝呢?王安石“微言大义”传达给人们一些奇怪的道理,他这个人是经常有一些奇怪的想法的。
当时的人没能解读出王安石如此恶毒的“微言大义”,还以为他见解独到,纷纷为他叫好,直到王安石死了以后,才有人发觉不对了,他们还发现,王安石解经也常是这个路数,实在太反动了!
到宋高宗即位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南宋了,有个叫范冲的人对宋高宗说:“我读当年王安石的东西,常能品味出他文字背后的深意,只是不敢轻易和别人说。您看,别的诗人写《明妃曲》,都是伤感于王昭君失身胡虏,叹恨无极,读者也跟着伤心落泪。可王安石写《明妃曲》,却说什么‘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要照这么说,如今在北方投靠金人还建立伪政权的那个刘豫难道还是清白无辜的了?如今这些投降敌人的汉奸坏蛋们都是和王安石一样的心理,王安石的流毒实在太大了。孟子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如果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自己好就忘掉了君父,这不是禽兽是什么?”
看,王安石被扣上这个“无父无君”的大帽子了。
还有个王居正,也早觉得王安石的东西不是玩意儿,于是深入研究王安石,写了一本《王安石批判集》,献到宋高宗那里。王居正先卖关子:“我知道陛下痛恨王安石的学说,您认为王学的弊端到底在哪里呢?”
宋高宗说:“王学不是纯正的儒学,夹杂着霸道。(注意:这不是现在所谓的“霸道”,而是我在“梁惠王篇”里讲过的那个“霸道”。)王学有点儿走商鞅主义。咱们现在只剩下半壁江山了,大家都认为这全怪蔡京、王黼他们,我倒觉得根子是在王安石那里。”
看来宋高宗把王安石批得够狠的哦,可这还不够狠呢——
王居正说:“王安石是千秋万代的大罪人,您还说轻了呢!”然后把自己的《王安石批判集》献了上来,给宋高宗仔细解释王学是如何如何反动,如何如何的“无父无君”。宋高宗越听越惊,变颜变色地说:“王安石真是名教罪人啊!他这些思想不正是孟子所谓的邪说吗?”
宋高宗这些话,后来就成了《王安石批判集》的序言,对了,这书的正经名字是叫《辨学》。
后来大家都说朱熹版的教科书不好,看看,还多亏了最后用的是朱熹版,要是用了王安石版,那还不把人全教坏了?
对了,不会有人不熟悉宋高宗吧?就是和秦桧一起害死岳飞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