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一辈子的绿帽皇帝――唐中宗李显(第5/6页)

楼上的中宗李显看见手下宦者得胜,也缓过神来,不知从哪里来了精神,凭楼向下喊道:“你们都是朕宿卫将士,为什么跟随李多祚等人造反!如果能斩杀造反首犯,勿患不富贵!” |

如果当初不犹豫,众人登楼控制了中宗一行,杀韦后、安定公主,肯定想让中宗干啥就干啥,会重演废武则天一幕。现在,当朝皇帝在上面亲开金口,一帮将士大眼瞪小眼,皆望向居中指挥的李多祚。寒光闪处,未等李多祚等人反应过来,冲上来一帮原本是自己领带的士兵刀砍枪刺,把几个领头人杀死在当地。成王李千里等人也力战而死。太子李重俊见状,知道事不成功,率百骑逃奔终南山。龙落浅滩,不久,困急小憇之时,李重俊为左右所杀。

首级送往都城,气急败坏的唐中宗命人把儿子首级悬放于武三思父子灵前,以祭奠“忠臣”。

秋后算帐,韦氏一党要把诸门守将以及太子属官全部杀掉,幸亏大理卿郑惟忠劝谏中宗,才没有大行杀戮。同时,安乐公主与兵部尚书宗楚客窜谋,派人诬告中宗弟弟相王李旦与妹妹太平公主与李重俊同谋。中宗立刻宣召御史中丞萧至忠,准备派他抓两人于狱中审讯。萧至忠泣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武后,以天下让陛下,此四海皆知,奈何听人言而疑骨肉!”中宗觉得有理,“遂寝其事”。

武承训已死,安乐公主并不哀伤,马上嫁给早就与之通奸的武延秀(武承嗣之子)。送嫁之日,安乐公主乘皇后车辂,中宗与韦后亲上安福门观礼,赏赐巨亿。安乐公主生于唐中宗被武则天贬于房陵的路上,当时无被服,中宗“解衣以褓之”,所以小名“裹儿”。长成之后,安乐公主“姝秀辩敏”,韦后、中宗视之为掌上明珠。恃宠弄娇,安乐公主每次起造大宅,皆以宫中形制为标准,积石为山,蓄地为池,遍嵌珠宝,穷奢极欲。

安乐公主、韦后妹郕国夫人、上官婉儿以及女巫第五英儿等人,“皆依势用事,请谒受赇,虽屠沽商贩,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明码标价,有钱就有官作,时人称之为“斜封官”。

不仅妇人妨政,韦后党徒也肆无忌惮。宗楚客、纪处讷等人为监察御史崔琬所弹劾,奏表他们“潜通戎狄,受其货赂,致召边患”。罪行累累,证据确凿,这些被弹之人“愤怒作色”,自恃后面有韦后作倚仗,在朝上大骂崔琬诬陷“良人”。“上(中宗)竟不穷问”,命崔琬与宗楚客两人当朝“结为兄弟以和解之”,为此,时人称中宗为“和事天子”。

此外,由于中书侍郎崔湜搞上了上官婉儿,让这位妇人舒服得可以,得拜“同本章事”,超升为相。

“时政出多门,滥官充溢”,加上皇帝皇后以及宗室、贵族侫佛过度,天下嚣然。

唐中宗优游岁月,日子过得不错,常常四处游玩,与皇后、公卿、妃主等聚集宴饮。听

说长安城东面隆庆池有“帝王气”,唐中宗就亲自临幸,“结采为搂,宴侍臣,泛舟戏象以厌之”。大象巨脚,一阵猛踩,中宗觉得这样就可以压住“帝气”。隆庆池北面,乃是中宗亲弟相王李显的五个儿子府第,五人列第而居。

虽一片“太平”景象,仍不断有人上告韦后等人“谋逆”,下场一样,皆为韦后等人杀掉,然后再奏知中宗。案子一多,中宗也烦燥,听闻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又上表奏除韦后等人,气恼之下,中宗亲自审问。

燕钦融官职虽低,不畏强势,跪于殿中朗言:

“皇后淫乱,干预朝政,其宗族日益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人,居心叵测,图危宗社。

中宗诘问再三,燕钦融丝毫不屈,表示天下汹汹,街闻巷议,都知晓韦后等人的秽事丑闻。“上默然”。绿帽皇帝至此,似乎颇有所悟。

殿中侍立的宗楚客着急,马上下令卫士把燕钦融抓住,数人高高抛起,把这位直言小臣投摔在殿庭石地上,折颈而死。

看见宗楚客没得自己的谕意竟敢当着自己的面如此行事,中宗虽未发作,仍感怏怏不快,脸色阴沉,“由是韦后及其党始忧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