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最后的谈判与耳光(第4/7页)
这边契丹在吵闹,那边也里可温同样很紧张。宋朝在西路与中路也集结了那么多大军,这明显是对付他们满都拉。而且派遣宋朝要求诚服的使者,宋朝朝廷不报。
于是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宋朝京城。
同时赤脱脱也开始紧张起来,目前他还没有危险,就是宋朝有大量海船,沿海一带全是高丽人,对他们没有暂时危险。可宋朝这么大的动静,一旦契丹与高丽人战败,剩下的就到了他们若别温了。最让他绝望的是,他还因为背叛宋朝,已经没有谈叛的余地了。这回契丹没有找他,他反而主动找契丹,同意将军队撤出通州,而以长春州为线,这等于让出一小半的地盘了。并且主动支援契丹四万骑兵。
春天一天天的临近,草原也一天天的动荡不安。然而不知不觉间,四月到来了。
这一段时间,耶律焘蓉主动缠着石坚,并且参预他著书立说。也是看她身体羸弱,石坚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并没有责怪,还请了大夫为她医治。
可刚过四月初八,当耶律焘蓉再找石坚时,找不到人了。
石坚骑着快马,来到营州,在这里已经聚集了十万宋军。石坚带着大军出了关外,来到来州城下。但到这时候契丹并没有真正妥协,在来州城也有三万士兵防守,并且在来州城外,挖了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壕沟。
宋朝武器锋利,特别是那种步枪,可躲藏在壕沟里,子弹不会拐弯吧。炮弹都是抛射状发射出去的,可没有这么好的准确率。当时天理教就是用这招对付过石坚的,石坚还引来远处的塘水,向壕沟里灌溉,才将天理教的士兵逼出来,取得胜利的。
而这一次来州城外,沟渠本来就很少,契丹士兵更是将所有水塘填平。没有了水源,这一道道壕沟就是一道道天险。躲藏在里面,又可以躲避宋军强大的火力,同时宋军到了近距离,趴在壕沟里可以用弓箭狙击。
石坚看到后,笑了起来。如果不是这壕沟,他连亲自前来都免了。
看了一下地形,不是用弓箭偷袭吗,石坚下令士兵将动输物资的小车子推出来,这一次出动的是十万军队,因此必须要无数的后勤,这种小车子很多。石坚然后让士兵在车里放上泥土,身体趴在小车子后面,用小车子做天然的盾牌,一步步推向壕沟。这回契丹士兵沉不着气了,开始射箭。但因为车子在前面遮挡着,宋朝士兵伤亡并不大。到了壕沟前几十米了,腰里的手榴弹扔了出来。如果这么近,还扔不准,回家种田吧。
壕沟里一阵爆炸声和惨叫声传来,契丹士兵开始逃跑了。这还趴在壕沟里,等于送死啊。可刚跑出壕沟,后面枪声噼里啪啦一阵响,全倒了下来。
然后宋朝士兵来到壕沟前,小车子一歪,泥土倒了下去,壕沟很快被填平。开始向第二道壕沟进军。
战斗的速度并不快,可就象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批批契丹士兵倒了下来。当进军到第五道壕沟时,契丹士兵终于慌乱了,向后面来州城逃去。
石坚也不下令追赶,慢腾腾地将城外壕沟填平,开始将来州城包围。
这是石坚第二次进攻来州了,但这次石坚手段比上次更加惨忍。开始将大炮推了出来,无目标地向城中散射。来州城本来就不大,是契丹的一个下州,居住的主要是文直五部百姓。自从石坚去年颁布的缴杀令后,大量的百姓潜逃到宋境。对于这种情况,契丹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于是开始在宋辽边境加强巡逻。事实上,因为石坚的强势,契丹军事力量不得不南移。幸好这时候满都拉与若别温也知道不妙,否则与宋朝军队一同配合,契丹有可能一个月之内就完全瓦解。因此,来州城内还留下大量百姓。
可现在的火炮因为技术的提高,射程达到了近两千米,四下里发射,几乎将整个来州城范围全部笼罩在其中。一开始来州百姓也存了死志,反正是做最下等的奴隶,生不如死,不如反抗,也许还有一条活路。可石坚偏不进攻,只是用炮弹一发发地向城中射击,再辅以燃烧弹,炸药。
城中到处是火光冲天,爆炸声隆隆。
石坚看到这个景象,想到了清朝末年,并不是中国人不想反抗,可技术上的差距,造成武器差距太大,想反抗只无从反抗起。象八国联军,义和团用几十万百姓往上堆,都没能阻止洋人进入北京城,不是不勇敢,勇敢了都没有用。落后必然挨打。而造成这个原因的是中国自宋朝后开始内敛。而造成内敛的原因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一次次入侵。一个最古老的民族落入悲哀的循环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