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我是老大(第3/5页)

也里可温想了一下,赤脱脱似乎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若别温真的瓦解了,契丹专心对付自己。想一想去年的大败,也里可温就感到心寒,我们阻卜人还不是契丹的对手啊。于是再次出兵北河套,敢情他对这片土地是念念不忘了。

看到满都拉又乘火打劫,契丹只好加强北河套的防守。其实到了这地步,无论是萧孝穆,还是耶律焘蓉都感到心寒,现在契丹四面扑火,就是宋朝不进攻,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石坚将邸报看到这里,一脸肃容,这个赤脱脱又成长了。这一招狠哪,其实赤脱脱的真正用意是在辽东,因为畏惧宋朝,他们并不敢真正进攻上京与中京,如果到了中京,也与宋朝接壤了,宋朝会放过他这个叛徒?而在辽东不一样,有着渤海这道天然艰险为他们作阻隔,可以安心经营。

而与萧孝穆的战败,那更是他故意为之!我们战败了,你们满都拉该出兵帮助我们吧。这一点唇齿相依的关系,除非是宋徽宗以及南宋那几个昏庸的君臣看不出来,那个看不出来?就是他这个便宜儿子也能看懂啊。这样逼得也里可温出兵相救,将契丹军队四处分开。

这才叫高明的借势!

一场战役的胜败,并不代表着一场战略的胜败。有时候战斗胜利了,整个战役却失败了。有时候一场战斗输了,整个战役却胜利了。

他继续看下去,果然如他所料。

当契丹将视线集中在栲栲泺与北河套平原上,使得大兴安岭以西再次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其实赤脱脱将更多战士,翻过大兴安岭,插到了混同江。而劾里钵的完颜部本来就对契丹十分不满,甚至有人认为是耶律焘蓉借石坚的手将乌古迺杀死的。这一次赤脱脱相助,也是他们完颜部东山再起的机会。于是在两部联手之下,混同江两岸等各个部族迅速崩溃,契丹老将耶律蒲奴因为所带士兵弱于敌人,战败被杀。

实际上到了九月初,混同江两岸整个糜烂,契丹已经失去了控制。

唯有辽南还要好一点,辽兴宗以萧扫古为东京道详稳使,管宁为详稳副使,萧阿剌里与耶律曷主为左右祗候郎君详稳。共同征讨安抚东京道各州县。但他们还是小视了高丽人的凶悍,战斗一直处于一种胶着状态。虽然高丽人受到重创,可契丹损失同样不轻。最终还是让高丽人跨过鸭绿江一百多里,在富水与凤凰山一线,与契丹相持。

石坚将邸报合上,闭着眼睛沉思。如果契丹不将局势迅速挽回,一旦赤脱脱与劾里钵将混同江各部完全征服以后,再将他们整合。契丹将会凶多吉少。不过那时候,宋朝再想拿下这个赤脱脱也会很麻烦。

是不是到了宋朝出手的时候了?

关外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青壮年将减少了一半还超过了吧?

石坚随后自嘲的一笑,现在从邸报上能看出什么呢?想要判断能不能出兵,还要到达京城,看到内幕消息,特别是两只蛾子送来的情报,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就是这样,今年也不指望了,马上就进入冬天,连草原上各部的征战,也要停息。自己是无故烦恼。

“相公,”贺媛看到他皱眉沉思,走过来低唤一声,在他太阳穴上轻轻揉捏。

石坚爱怜地看着她,说道:“媛儿,不要担心,还有几年,我就可以安心地陪你们了。”

一旦契丹之事结束,他将几本经义修完,也要辞去所有官职了。与那个上官云顿一样,啸傲山林。

到了京城,已经到了十月末,当船停靠在码头上,京城上空开始飘起小鹅毛雪。

石坚不知道的,他正无意中把握了一段最佳时期,自从唐末后,气候开始寒冷,如在《宋史》记载天禧二年,也就是石坚还是少年,呆在和州安心读书的时候,京城大雪,苦寒,人多冻死,路有僵尸。但自1920年,也就是石坚准备进京的那一年开始,天气出现了一个小回暖,这个温度上升一直到1950年达到一个顶峰,如宋仁宗还派过官员祈雪,京城没有下雪,对农作物不好。可见天气的回暖,但随后气温再次开始下降,特别是北宋快要灭亡的时候。史书记载,士兵站在城头上,冻如木棍,连兵器都拿不住,有的因为站得时间久了,活活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