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扭曲(第2/7页)
实际上造成这个原因,还是大理人自己,晚唐时做所做为太过份了。并且开始也是沿袭了南诏的某些政策,使宋朝戒心更重。
但总的来说,大理比交趾做得要光明磊落,态度也要诚垦一点。因此,石坚对大理与交趾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并没有人感到怀疑。
现在大理国内以高家还有旧主杨家势力最大。高家的发起,是因为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借助了董伽罗与高方两大家族以及乌蛮三十七部贵族的拥护。董家一度比高家还要兴盛,可后来因为董家信仰密教。随着密教在大理的衰落,董家也随之衰落。同时衰落的还有数月国主的赵氏。
这一次善阐府都督就是高杨两家斗争的结果。
对于宋朝的强势策略,段氏与高家采取了消积的媾和政策,我任你们宋朝在我们大理修路,或者军队进入。我也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就象看不到听不见一样。
宋朝对他们这种态度不满意,可这也成了杨家怦击段氏与高家的重要来源。你们太窝囊废了。
正治皇帝让他们吵得没有办法,那好吧,你们强势,于是派了杨家一个重要的成员,杨正泰做了善阐府大都督。
现在杨家反过来骑虎难下,虽然他们老祖宗对汉人强势,甚至屡次侵犯,可现在汉人大军亲自来到,让他们抵抗,如何抵抗?
石坚派去了使者后,这个杨正泰果然说道,我们大理与你们宋朝井水不犯河水,态度一直恭恭敬敬,为何来侵犯我们大理?不能说投降吧,谁叫自家将话说得太满。
石坚也懒得与他讲道理。
现在杨家这样做,也正好。大理并不象宋朝,就是将段氏压服,也没有用,只有将高杨两家全部拖下水来,大理就进入了诸候时期,没有那一方势力格外独大,以后才能真正分化治理。
既然不诚服,大军迅速向善阐府进发。
到了善阐府城下,果如石坚所料,经石坚这一吓,这个杨正泰带着五千士兵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怎么办了,全部龟缩在城中。
石坚开始召集十几个土人,出了重金,但你们给我举着大喇叭,在城下用土语喊话:投降不杀。就这四个字。
喊了半天,城门也没有动静。
石坚也不生气,这是意料之中,现在杨家由于高姿态,不敢,也不能妥协。
石坚开始下令安营扎寨,然后就着山上的木材,打造简便的云梯。到了第三天准备完毕,再次喊话。
还是没有动静,石坚开始下令进攻。
杨正泰也不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在石坚大军前来之前,就挖了很深的护城河,引盘江之水灌输进来。这是防石坚挖地道,进入城墙下面,置放炸药。然后用泥巴将城门堵塞。
也算是对石坚作了调查了解。
这不稀奇。现在石坚的事例,让文人们编成了各种离奇的评书,到处传讲。可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石坚攻克紫荆关之战。
石坚从北方回京后,就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空军”。这都不一定是对付大理的。主要对象就是高丽。高丽的城市大多依山而建,可以说这些城市也是城市,也是关卡。最著名就是李世民攻安市数月不克,最后被迫而返。就是因为安市地形。
石坚既然修史,这段历史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未雨绸缪,回京城后大量训练士兵驾驭滑翔机,同时下令工部下属几个军工作坊对这种滑翔机进行改良。
连赵祯也对这种滑翔机产生兴趣,想要上去试验一下,让石坚苦苦劝住。
现在除了南方种世衡与狄青的部队因为距离宋朝京城远,还没有装备外,连幽云路都装备了一些“空军”。象这一次石坚带来的“空军”达到三千人。不过有两千人还留在各羁縻州。这是因为许多部落还没有完全臣服,他们这些山寨同样依山而居,如果没有空中的力量支援,强行攻打,牺牲肯定会惨重。
象种世衡那一次平灭各部叛乱的情况不可比拟。那一次因为交趾等国的士兵作下许多孽,当地百姓饱受毒害,主动配合。现在不同,反过来宋朝军队是平剿各部酋首,而这些地方百姓可不会知道朝廷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在各部酋长鼓吹下,反而倒转过来,与宋军作战。